中美博弈現在又到了能源領域,美國對華原油企業制裁,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制裁行為的背后,美國隱藏著什么目的?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發現新的億級油田,又意味著什么?
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后,中美之間的博弈變得越來越激烈。除了特朗普對華產品加征關稅之外,美國又對中國的原油下手了。就在這兩天,美國宣布制裁中國兩家石油企業,理由非常荒謬,這兩家企業進口伊朗石油。至于具體的制裁措施,就是凍結企業在美資產,還讓美國企業同這兩家公司中斷貿易往來。美國這樣做,究其原因,一共有三個。
第一個,就是報復中國減少對美國的能源進口。前不久,按照美媒公布的消息,中國已經有差不多40天沒有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了。要知道,在2024年中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中,美國排在第五位。現在,中國直接將美國的天然氣進行“一刀切”,無疑將會導致其國內的天然氣企業大受損失。值得注意的是,在暫停進口美國的天然氣之后,中國反而將天然氣訂單給了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曾經在反華的過程中,遭受過美國的“背刺”,在澳大利亞終止對華一些貿易之后,美國隨即便遞補上來,搶占了澳方離開的市場空白。現在,澳大利亞得到了“補償”,這無疑是美國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國就想通過制裁中企的方式,來同中國做一次利益交換,要中國重新進口美國的天然氣。
第二個,就是想要破壞中國的原油供應安全。雖然在中國排名前十的石油供應國當中,伊朗缺席。但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特朗普的做法顯然是意有所指,就是想要借中斷中伊原油貿易,來威懾中國的能源安全。今天,美國可以通過制裁的方式來破壞中伊原油貿易,明天美國也可以編造一個借口來破壞中國同其他國家的能源貿易。所以說,特朗普的這項措施,它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這給中國提了個醒,“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第三個,就是想要借此向伊朗施壓,逼著伊朗簽下新的核協議。上周,有媒體報道,特朗普主動向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致信,想要同伊朗就新的核協議進行談判,而且,特朗普還規定了兩個月的期限。這對于伊朗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畢竟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不僅美國對伊朗多次恐嚇,以色列也對伊朗虎視眈眈。如果伊朗就新的核協議對美國妥協的話,未來伊朗將更加被動。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選擇通過制裁中方企業的方式來“隔山打牛”,對伊朗的原油進行禁運。要知道,在2024年,伊朗原油貿易中,中國占據了大約90%,也就是說,中國是伊朗原油最重要的客戶,如果中國在美國的施壓下,取消進口伊朗原油的話,那伊朗的原油貿易很可能陷入癱瘓,會對其經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不管特朗普做出這個決定是出于什么原因,做了就是做了,所以,中國的應對措施也在第一時間到位了。首先,我們需要聊的就是在二月初的時候,中國決定對一些礦物進行了出口管制,作為一個礦物資源出口大國,中國的管制措施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作為一個對中國礦物非常依賴的國家,在中國反斷供開始之后,美國未來勢必會受到影響,因為放眼全世界,美國找不到第二個像中國這樣擁有礦物完整產業鏈的國家。其次,就是在美國制裁剛剛生效,中國就對外宣布勘探出億噸級油田,該油田儲量高達1.4億多噸。這無疑就是對美國制裁最好的回應,特朗普想要威脅中國的能源安全,沒想到中國自力更生,粉碎了他的陰謀。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中美這次能源博弈也是雙方關系的縮影。美國千方百計想要打壓中國,中國就用自己的方式來對美國進行反制。可以預見的是,眼看遏華失敗的美國,不排除未來會采取更大力度的打壓方式。只是,這樣的方式最終會讓美國明白什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方已經明確指出,“中美長期和平共存,既是責任也是必需”。既然美國非要拒絕同中國相向而行,那么,未來美國受到的教訓必定是深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