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愛交養老金怎么辦?3月25日,在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原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面對記者提問時回答,“年輕人不養老嗎?要考慮長遠,不能只顧眼前。”當一位年輕人在社交平臺的彈幕里寫下“不是不想看長遠,是連眼前都顧不過來”時,這條帶著自嘲的評論瞬間收獲十萬點贊,也撕開了當代年輕人與養老金制度之間的隱秘裂痕。
要考慮長遠,不能只顧眼前。這話聽起來是沒錯,養老保險本來就是為未來做準備的,但是將年輕人不愛交養老金簡單歸咎于“只顧眼前”,那就有些過于片面了吧。就像網友說的,許多人連“眼前”都過不去,又怎么會有余力去考慮“長遠”?
“要考慮長遠”?好,那我們先看看現實的工資,在大城市,每月租房至少2000-4000元,日常生活開銷最少2000元,再加上通勤、社交等支出,如果月薪低于8000元,那基本就是月光。更別提很多年輕人的工資連這個數字的一半都不到。何況,他們還面臨著高昂的房價、教育支出和醫療費用,所以在這種多重生活成本壓力下,讓年輕人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和應對眼前的各種開支后,他們從哪再拿出額外的資金用于繳納個人養老金呢。
說完收入,咱們再來看看就業,有數據顯示,2025年2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突破了近五年的均值。無數大學畢業生手握學位證,卻找不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種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環境下,就業不穩定,收入也存在不確定性,很多人就會更傾向于將資金用于提升自身技能、拓展職業發展機會等方面,以應對當前的就業壓力,而不是將資金投入回報周期較長的個人養老金。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制度問題。我國采取的是“現收現付制”。什么叫“現收現付制”呢?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繳納的養老金,養的是現在的老人。等以后,80后、90后老了,是要靠10后、20后繳納的養老金來養的。可是有一個現實問題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現在的出生率不如從前了,這就意味著未來支撐整個養老體系的年輕勞動力將越來越少,而需要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卻越來越多。
所以,真的不是年輕人只顧眼前,而是當下的社保繳納,以及退休工資的領取、發放規則來看,也沒有比存錢理財好多少,這也是年輕人選擇理財,而不喜歡、不愿意繳納社保的一個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