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交流不迷路
前幾天,遇到一位在高校教書的老友。聊起來,發現他還沒結婚。他樂呵呵地說,自己有對象,只是還沒結婚罷了。
我也很理解,問他,像你們在大學里,三十多歲沒結婚的多得很吧。
他說,當然,還有幾個四十多歲的女老師,至今也沒結婚,也沒對象。
我覺得很吃驚,四十多歲,又是博士,還沒結婚,哪有男的有她們這么好的條件匹配呢,這樣的大齡剩女,大約是要單身一輩子了。
無獨有偶,在體制內同樣也是。
前幾天酒局上遇到個專業的哥們,他給安置在省廳的戰友打電話,說是有沒有好的男生,給自家外甥女介紹一下。
誰知道戰友笑了,那邊說,男的沒有,但凡是個男的,都被搶走了。在他們那里,大齡剩女一抓一大把。
我發現,這應該是一個普遍現象了。
高校和體制內的大齡剩女們,一般來說,學歷普遍很高,收入也不錯,能夠匹配她們的男性本來就很少。
正如有人指出,在婚戀市場上,女性多向上兼容,男性多向下兼容。
而與此同時,跟她們處于同一水平線的男性,卻早已被其他女性追求,踏入了婚姻殿堂。
這些高層次的女性們,普遍社交圈子都比較窄,在失去了同等級的男性資源后,等待他們的就是無盡的相親。
但是相親對于他們而言,是一場太過功利的買賣,大多時候只能以失敗告終。
于是索性就剩下了。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女人,大概率是孤獨到死了。因為,她們在婚戀市場已經沒有優勢。
不過,這并不妨礙她們的生活質量。
當然,她們有剩下來的資本。收入高,保障好,即使將來老了,也有退休金,不愁失業,只要過好這一輩子,就好了。
也許在某個時刻,她們會羨慕那些兒孫繞膝的其樂融融,但從人生的姿態而言,她們又未嘗不活得瀟灑從容。沒有一種人生應該被定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