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加碼、市場洗牌,保險中介陷生存危機,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
《中國科技投資》李璟
截至3月中旬,今年已有21家保險中介機構注銷牌照,其中8家主動退出,2家破產清算,還有部分是兼業代理注銷。
2024年全年,保險中介機構已減少27家,而2025年,機構退出的速度正在加快,僅前3個月已注銷21家,按此速度全年可能突破200家。
近年來,頭部機構的競爭和科技沖擊、監管的“清徐提質三年行動”以及合規整本的激增,導致這些中小機構數量持續縮水。
牌照價值暴跌
近日,卡行天下保險經紀第十次股權拍賣落下帷幕,拍賣以1元起拍價吸引9名競拍者,經63輪競價后以7.1萬元成交,僅為初始估值的0.14%,甚至低于公司注冊資本金的0.2%。
卡行天下保險經紀最初拍賣是2023年11月,以5000萬元起拍,對應注冊資本金1:1估值,但彼時因無人問津流拍。此后的九次拍賣中,起拍價逐漸減半,從5000萬元最終降至1元,十次累計降價幅度高于99%,創下保險中介行業價值縮水記錄。
牌照價值暴跌并非個例,中化資本2023年6月-2024年7月四次掛牌轉讓江泰保險經紀5.7619%股權,底價從5583萬元降至5040萬元,累計縮水543萬元,但因買方缺失至今未成交。
作為老牌頭部保險經紀公司,江泰保險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2.15億元,2022 年營業收入 12.25 億元,凈利潤 8483.85 萬元,服務客戶包括工行、魯能等大型客戶。
江泰保險目前面臨多重困境,業績滑坡嚴重,2023 年凈利潤 4659.58 萬元,同比下降 45%;2024 年凈利潤 3491.5 萬元,同比再降 25%;且合規成本吞噬利潤,2023年合規投入超3000萬元,占凈利潤30%,2024年系統升級再追加了2000萬元。
六年縮水103家,中小機構生存危機加劇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4年六年間,中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且呈現逐年遞減趨勢,數量從2642家降至2539家,累計減少103家,降幅3.9%。
減少的機構主要集中為中小機構,今年3月,江蘇國利聚信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陜西海通嘉豪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遼寧盛和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等均被注銷,原因主要涉及違規經營、破產清算等。
其中江蘇國利聚信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曾是江蘇區域性頭部代理,但因傭金下降30%導致現金流斷裂,疊加合規成本激增,最終破產清算,被依法注銷許可證。
在此情況下,保險中介牌照從“稀缺資源”轉為市場定價,行天下公司持有的卡行天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100%股權在經歷9次流拍后,以1元起拍價再次登上拍賣臺,最終以71001元成交;江泰保險經紀股權轉讓價四度下調仍難脫手。
保險中介機構的持續縮水背后是多重壓力共振的結果,包含監管、合規成本、市場選擇等多個原因。
2024年7月,為整治保險中介市場長期存在的“小散亂差”問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正式啟動“保險中介清虛提質三年行動”,目標通過淘汰低效主體、優化市場結構,推動行業向專業化、規范化轉型。
清虛提質行動重點針對“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的“空殼”“僵尸”機構,以及長期未開展業務、違規經營的兼業代理機構(如汽車銷售公司),嚴打銷售誤導、虛掛業務、虛列費用、數據造假、人員掛靠等亂象。
而且在“報行合一”政策影響下,經代渠道傭金水平在政策全面落地后降幅已超50%,部分產品傭金率甚至下調40%-50%,頭部中介尚能依賴規模效應緩沖,但中小機構因缺乏議價能力,傭金收入近乎腰斬,傳統依賴“費差收益”的模式難以為繼。
此外,市場競爭沖擊較大,大型互聯網平臺有較強的獲客能力,例如明亞、大童保險、螞蟻保、水滴等線上平臺,通過技術優勢和流量壟斷搶占市場,導致中小機構客戶流失率攀升。
未來三年200家退場,專業化主體崛起
近年來,保險中介行業“小散亂差”問題突出,大量機構空殼化、業務同質化、違規經營頻發,據統計,截至2023年末,保險中介機構中約30%為“三無機構”(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僅靠牌照倒賣或虛掛業務牟利。
為此,金融監管總局于2024年明確提出“用三年時間調控市場主體總量”,目標通過淘汰低效主體、優化行業結構,推動保險中介市場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
具體來看,該調控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重點清理“三無機構”,全年注銷超400家(含兼業代理),市場主體總量下降約15%。
第二階段主要是強化合規審查,推動中小機構主動退出或兼并重組,預計退出200家以上。
第三階段目標是建立服務能力評級體系,淘汰低評級機構,最終將市場主體總量控制在2000家以內(較2019年減少24%)。
調控疊加利率下行、客戶需求升級,未來三年預計至少200家中介機構退出,行業集中度將顯著提升,頭部效應將更為明顯。
在此環境下,中介機構將轉型列為重點任務,傳統的“鋪機構+招團隊”的重資產模式被顛覆,輕資產運營成為主流,線上獲客、數據賦能、流程優化將極大提高獲客效率。
中科財經了解到,輕資產模式的核心是從“單一銷售”轉向“生態協同”,即流量場景化、跨界資源整合以及技術代差,例如水滴保險商城依托醫療場景推出“早篩+保險”套餐,客單價提升上千元;造車新勢力,如特斯拉、蔚來、小鵬、比亞迪等車企也自建保險中介或收購相關牌照,整合車險與售后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