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北京市婦聯、北京市檢察院聯合發布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聚焦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人身和人格權益等方面權益保障問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與婦聯組織維權服務協同發力、剛柔并濟,展現出1+1>2的效果,有效促進法律法規的實施,保障了婦女合法權益,推動了婦女領域社會治理的良性發展。
案例一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檢察院
督促保護婦女健康權益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宮頸癌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疾病。為保障婦女健康,國家通過設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統籌城鄉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通過盡早發現盡早干預,提高“兩癌”治愈率與存活率。大興區部分篩查機構在開展“兩癌”免費篩查工作中,存在以戶籍條件限制部分常住適齡婦女參加免費篩查的情形,損害婦女健康權益,侵害社會公共利益。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4年1月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大興區檢察院)通過“益心為公”志愿者平臺發現該線索,經初步調查核實,大興區衛生健康部門確定的“兩癌”免費篩查適用人群為大興區戶籍和非京籍但其配偶為大興區戶籍(以下簡稱外嫁京)的35-64歲婦女,但部分篩查機構在發布“兩癌”免費篩查的政策時僅限定為大興區戶籍,造成部分外嫁京和在京常住適齡婦女無法享受免費篩查服務,大興區檢察院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
大興區檢察院查明,2009年國家將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納入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19年將“兩癌”篩查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居住證暫行條例》相關規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由國家免費提供,且居住證持有人在其居住地依法享有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權利。大興區檢察院經研判,認為以戶籍為標準限制持有居住證的婦女享受“兩癌”免費篩查服務的行為,損害婦女健康權益。大興區檢察院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全面落實“兩癌”免費篩查工作要求,在組織實施轄區“兩癌”免費篩查工作中,強化日常管理,及時糾正限制“兩癌”免費篩查服務范圍的行為。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積極整改,一方面做到“當下改”,組織全區20余家篩查機構進行培訓,要求其按照統一部署開展“兩癌”免費篩查,督促8家篩查機構撤回以戶籍限制常住人口參加“兩癌”免費篩查的通知;另一方面做好“長久治”,推動完善本區“兩癌”免費篩查政策的同時,積極向上級行政機關請示匯報。市級行政機關高度重視,將優化篩查政策作為2024年重大行政決策,與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的通知》,將全市“兩癌”免費篩查適用人群由戶籍人口擴大至常住人口。政策優化后,大興區可直接惠及7.3萬人,讓更多適齡婦女不用再回戶籍地也能在北京及時接受“兩癌”免費篩查。
此外,大興區檢察院為助推優化政策順利實施,聯合區衛健、工會、婦聯等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通過“一函兩書”(《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將“兩癌”免費篩查與女職工健康檢查建立銜接,努力形成婦女權益保護的履職合力。
典型意義
檢察機關針對以戶籍限制適齡婦女享受“兩癌”免費篩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問題,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通過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以個案辦理推動完善婦女權益保障長效機制,促成全市統一優化篩查政策,擴大篩查范圍、優化篩查流程、落實經費保障,進一步優化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讓“惠民生”的好政策落實落細,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實惠”。
本期來源:市婦聯權益部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