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老將”曹名長卸任全部在管基金,而曾被稱為“醫藥女神”的葛蘭管理的基金業績與規模也大不如前。這一系列變動引發基金回報新老更迭,備受市場關注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龍秋月
今年以來,多位百億基金經理正在掀起一股“清倉式”卸任的浪潮,其中,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歐基金”)的曹名長離任事件備受矚目。公告稱其因個人原因卸任。截至目前,并無公開信息披露曹名長的具體去向。2015年6月,曹名長加入中歐基金,在近十年間創造過亮眼成績亦斬獲不少獎項,管理的十一只(合并份額)基金產品任職回報均為正值。曹名長的卸任不僅是個人職業規劃的轉變,更讓投資者將目光聚焦于中歐基金后續的管理布局。
截至3月18日,中歐基金的管理規模為5364.85億元,在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十二位。2022-2023年,中歐基金旗下基金的凈利潤分別為-824.2億元、-413.76億元;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08.93億元。上述報告期內,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73.13億元、63.15億元、25.4億元。
此外, 作為中歐基金頗具知名度的明星基金經理,葛蘭的業績表現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目前,葛蘭管理的基金產品僅剩三只(合并份額),分別為中歐醫療創新股票、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其管理規模從2021年峰值1100億元降至404.51億元。近期,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業績表現在同類4558只基金中排行4277,幾近墊底。
曹名長卸任前后 基金回報的新老更迭
2025年1月17日晚間,中歐基金連發多則公告稱,曹名長因個人原因自即日起卸任中歐成長優選混合、中歐潛力價值靈活配置混合、中歐價值發現混合、中歐恒利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四只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由共管基金經理接手。這意味著曹名長卸任全部在管基金產品。從公告來看,曹名長已按規定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注銷手續,無轉任該公司其他工作崗位。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2024年末,中歐成長優選混合、中歐潛力價值靈活配置混合、中歐價值發現混合、中歐恒利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四只產品合計規模達48.97億元。上述四只產品在曹名長管理期間均取得不錯的回報。如中歐成長優選混合A,任職回報達65.65%;中歐潛力價值靈活配置混合A達98.29%;中歐價值發現混合A達79.61%。
曹名長管理的基金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其離職消息傳出后,基金的后續管理問題更讓投資者關注。
總體來看,多只基金的核心接管人變更為沈悅。中歐基金發布的公告顯示,中歐潛力價值靈活配置混合由沈悅接手,中歐恒利三年定期開放混合由沈悅、羅佳明接手。中歐成長優選混合由共管基金經理沈悅接手,中歐價值發現混合由藍小康、沈悅接手,兩只基金均在3月21日增聘基金經理柳世慶。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沈悅自2020年5月起擔任基金經理,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達49.11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為75.31%。除中歐豐泓滬港深混合的任職回報為負值,沈悅其他在管基金任職回報均為正值。藍小康在管基金總規模為84.6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105.66%,管理過的基金任職回報均為正值。柳世慶則從2016年8月起擔任基金經理,在管基金規模為33.29億元,但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為-2.22%。相比之下,羅佳明在管基金規模較大達160.29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為27.7%,但在管的中歐時代先鋒股票任職回報虧損超30%。
明星基金經理光環散退
公募基金行業曾出現過因明星基金經理效應實現管理規模快速攀升的情況。早年間,中歐基金總經理劉建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這種現象不僅會損害基金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更會損害持有人的利益;隨著基金行業成熟度的提升,過往造星模式也將成為往事。
隨著醫藥行業周期性變化,中歐基金醫藥行業明星基金經理葛蘭的光環正在散退。
如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該只基金從2016年9月成立至今,一直由葛蘭單獨管理。截至3月25日,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單位凈值為1.577,近三年回報為-39.14%。2020年,該只基金凈利潤達到82.5億元;2021-2023年,分別為-72.24億元、-192.54億元、-129.83億元,陷入虧損。同期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2.11億元、7.78億元、9.83億元、7.6億元。2024年四季度末,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前十大持倉股票分別為藥明康德、恒瑞醫藥、邁瑞醫療、康龍化成、泰格醫藥、華潤三九、愛爾眼科、東阿阿膠、凱萊英、同仁堂,合計持倉占比達59.51%。
再如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從2019年2月成立至今一直由葛蘭單獨管理,近三年回報為-38.73%。該只基金在2021年末規模達到峰值為82.02億元,在2024年末降至40.15億元。2020-2023年,該只基金凈利潤分別為10.64億元、-14.5億元、-39.29億元、-35.82億元,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0.27億元、1.41億元、1.76億元、1.6億元。在基金業績表現不佳,投資者普遍虧損的情況下,業績表現與管理費出現背離引來了投資者的質疑聲。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21日,證監會向*ST普利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公司披露的2021、2022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連續兩年虛假記載的利潤金額合計達6.69億元。因公司構成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即日啟動退市程序。曾幾何時, 普利制藥亦是“明星藥企”,股價處于高位,這一切隨著財務造假的曝光化為泡影。葛蘭執掌的基金亦曾重倉普利制藥。普利制藥2021年年報披露,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進入前十大股東名單,合計持倉數量超3000萬股;2022年年報顯示,前述兩只基金仍位列前十大股東行列。2023年半年報顯示,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仍在普利制藥前十大股東名單中。2023年年報顯示,1月,包括中歐基金在內的投資機構曾對普利制藥發展戰略、發展階段及目標、產能利用率及投放節奏、國內制劑立項、銷售情況等內容進行調研。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 葛蘭曾執掌的四只基金,任職回報虧損均超30%。2020年08月20日-2023年09月28日,其管理中歐阿爾法混合A/C,任期回報分別為-32.25%/ -33.3%;2021年03月24日-2023年09月28日,其管理的中歐研究精選混合A/C,任期回報分別為-33.81%/-35.13%。目前,中歐阿爾法混合A/C由基金經理彭煒管理,其任期回報分別為-4.58%/-5.27%;中歐研究精選混合A/C由基金經理盧純青接管,任期回報分別為3.06% / 1.85%。
針對基金經理離任以及基金業績表現等問題,記者致函中歐基金,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