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會見到訪的外交部長王毅。王毅向石破茂轉達了中國領導人的問候,表示首相就任以來,中日兩國重啟雙邊關系改善進程。主席同首相先生在利馬成功會晤,一致同意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為中日關系發展指明方向、注入動力。中日同為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攜手為亞洲開辟更好未來是雙方的共同使命。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挑戰,雙方理應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為世界提供更多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日本首相(資料圖)
而在這次會面中,他就再次交底了對華政策,總結起來看的話,主要講到了3點:第一,他明確指出,“中國是日本極為重要的鄰國”,兩國對本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具有重大影響和責任;第二,他強調,日本政府充分認識到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重要意義,尊重中國闡述的立場;第三,他當面向王毅外長承諾,“愿意與中國加強交往合作,推動兩國關系向前發展”。
石破茂的言論看似很誠懇,但從隨后中日韓外長會談看,日本外相巖屋毅在記者會上提到烏克蘭局勢,然后又聲稱“不容忍任何用武力單方面改變地區現狀的情況”。很明顯,日本就是刻意用俄烏沖突代指臺灣問題,把這兩件毫無關聯的事情強行扯到一起,可見他們嘴上說尊重中方立場,實則根本不放棄把臺灣問題“國際化”地操縱,鐵了心要插手臺海局勢。
比如近日,日本有一名國會議員向日本政府提交質詢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寫入“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關于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相關表述,日本地方政府和地方議員是否有義務遵守相關立場。對此,日本政府出具答辯書,聲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日本還有報道稱,其“歷屆政府均認為‘該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特朗普(資料圖)
近年來,由于美國的有意拉攏,日本不斷配合美方的遏華政策,導致中日關系處于緊張狀態。作為亞洲重要經濟體,中日經濟互補性強,本應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為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增長注入更多穩定性,但在美國的暗中介入下,中日之間的經濟前景并不明朗。而在美國政治權力更迭后,其對日本的政策似乎發生了轉變。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僅聲稱要對日本加征高額關稅,還表達對美日安保條約的不滿,暗示日本增加防務費。外界認為,這是美國開始向日本“敲竹杠”的跡象。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日本想要借著推動中日外交關系推動中日經貿關系的向前發展,但是如果日本在臺灣問題上遲遲不放手,甚至充當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打手,這必然會遭到中方的反制。雖然日本把話說得很漂亮,表示“對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的立場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口頭表態若不能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去,那就是“明里一套背后一套”,這樣其所等來的只有中方的反制,至于加強經貿合作就更是無從談起了。
“一國兩制”標語(資料圖)
如今時過境遷,美國重回孤立主義,日本的命運也再次走到了分水嶺,依舊頑固地實行反華路線無疑是不明智的,但美國的戰略收縮策略,又必然會要求日本在亞太地區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如何在不激怒美國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上避免自身被卷入沖突的漩渦之中,是日本未來十年所要研究的最為重要的課題。而對于中國來說,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立場,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中日兩國關系未來究竟能“走多遠”,但日本在中美問題上的態度,則又將決定中日關系的“下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