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3月26日報道,美國情報部門負責人將在當地時間25日前往國會,發布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首次“全球威脅評估”。
但這些官員現在被夾在情報分析師和特朗普中間,面臨一個艱難選擇:他們是否要說特朗普想聽的話,重新將俄羅斯定位為美國“未來的合作伙伴”。
報道稱,在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及其盟友堅持認為,他們低估了俄羅斯的“野心”,放任俄羅斯在2014年接管克里米亞和在2022年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
美國情報官員認定,俄羅斯的目標是粉碎烏克蘭政府并“破壞美國和西方”。
但特朗普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試圖恢復與俄羅斯的關系。
這使得美國情報官員面臨一道難題,他們是要延續對“俄羅斯威脅”的一貫評估,還是改用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員的措辭,將俄羅斯描述為“美國未來的商業伙伴,希望結束沖突、控制‘理應屬于他們土地’并恢復與美國的正常關系”。
與對俄態度的“曖昧不清”不同,“反華”似乎成了美國的“政治正確”。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周二發布的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稱,中國是美國最具實力的戰略競爭對手,仍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
該報告是在美國情報部門負責人向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之前發布的。在這份長達33頁的報告中,美國對中國的擔憂占了約三分之一的篇幅。
報告稱,中國有能力用常規武器打擊美國,通過網絡攻擊破壞美國的基礎設施,并瞄準美國的太空資產。此外,中國還試圖在2030年前取代美國成為人工智能第一大國。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告訴委員會,中國軍方正在部署先進軍事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隱形飛機、先進潛艇、更強大的太空和網絡戰資產,以及更大的核武器庫。
她稱中國是華盛頓“最具實力的戰略競爭對手”。
總而言之,現在的中國在那些有著“被害妄想癥”的美國政客們看來就是,“美國最具實力的戰略競爭對手”,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
對俄對中明顯的態度轉變,再次印證了兩天前,德國媒體的說法: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挑撥中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尋求重建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從而讓俄羅斯“脫離中國”。
這篇德國《南德意志報》3月19日發表的文章稱,這一戰略不過是特朗普的一廂情愿,美國不僅無法撼動中俄之間的緊密聯系,反而還會導致美歐關系進一步惡化。
隨著特朗普政府更多地表現出親俄態度,一段時間以來,關于美國將“離間中俄”“聯俄制華”的論調甚囂塵上。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月底談到中俄關系時也使用了“脫離”一詞,揚言“要讓俄羅斯脫離中國,因為俄羅斯越來越依賴中國人并非好事”。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甚至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大加贊賞,他稱贊普京是一個“聰明且直率”的人。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資料圖)
針對美國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的挑釁行徑,中國從始至終都拒絕妥協。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回應的時候就明確強調了兩點:第一,美國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其目的不過是為自己擴張軍備、維持霸權找借口;第二,中國決心成為世界和平、穩定和進步的力量,同時也有決心捍衛我們的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對于美國而言,最應該做的就是停止遏制打壓中國,與中方相向而行,這樣既有利于中美兩國,也有利于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