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線業務總收入為4381.48億元,占主營業務比25.5%。
近日,隨著三大運營商2024年財報發布,運營商第二曲線業務發展引人關注。2024年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業務總收入為4381.48億元,同比增長7.9%,回落7.4個百分點。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業務占比主營業務收入為25.5%,較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
第二曲線對主營業務貢獻強勁
近年來,隨著運營商5G網絡建設覆蓋的深入,語音和短信等傳統業務市場的漸趨飽和,運營商逐步加大拓展第二曲線業務的發展力度。
據財報,2024年,第二曲線業務收入分別為: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服務收入1465.8億元,中國聯通算網數智業務收入824.9億元,中國移動政企市場業務收入2090.78億元,分別增長5.5%、9.6%、8.8%。相比較2024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3.7%、3.2%和3%。第二曲線業務在對運營商收入增量貢獻是顯著的。
從占比來看,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收入占比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稍有變化基本持平。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業務占主營業務比為25.5%,較2023年提升1.1個百分點,較2022年提升5.4個百分點。
2024年,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服務占比主營業務為30.4%,2023年為29.9%,2022年為27%;中國聯通算網數智業務占主營業務比為24%,2023年占比為25%,2022年占比為22%;中國移動政企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23.5%,2023年占比為22.2%,2022年占比為20.7%。
中國電信連續四年第二曲線收入占比主營業務均為最高,2024年首次突破30%。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第二曲線占比主營業務均接近四分之一。從趨勢上看,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的持續深入,運營商第二曲線業務占比將逐年增加,達到主營業務收入的三分之一。
云業務在運營商第二曲線業務中占有重要作用。三家運營商云業務收入占比三家第二曲線收入為64.6%,三家云業務增速均達雙位數增長,
2024年天翼云收入1139億元,同比增長17.1%,IDC收入330億元,同比增73%。聯通云收入686億元,同比提升17.1%。移動云收入1004億元,同比增長20.4%。天翼云坐穩千億俱樂部,邁向智能云發展新階段,“息壤”一體化智算平臺提供異構的泛在算力、強大的算網調度、高效的訓推引擎、一站式智算服務、豐富的行業智能體應用等能力。聯通云在政務云、醫療云、央國企上云等重點領域市場份額持續擴大,打造自研云標桿項目超千個。聯通云池資源快速增長,銷售規模翻倍,視頻云、云桌面等重點產品銷售同比翻3倍。移動云穩居國內云服務商第一陣營,加速“由云向智”。
雖然2024年運營商云業務較2023年增速有很大回落,2023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云業務增速分別已經達到了67.9%、41.6%和65.6%,但在第二曲線增速回歸個位數的新發展階段,云業務始終保持了強勁勢頭、雙位數增長,對第二曲線業務發展功不可沒。
移動領標第二曲線市場
在《通信產業報》對運營商政企市場每月監測中可看到,政企市場已成為消費者市場外,運營商角逐的重要戰場。尤其在智慧醫療、應急管理、政府數字化建設等方面,三家運營商各自均有優勢領域,開辟政企新型市場。
從市場格局來看,2024年,第二曲線市場份額最高的依然是中國移動,市場份額為47.7%,其次是中國電信33.5%,中國聯通為18.8%。這與上年相比變化并不是非常明顯。2023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市場份額分別為47.3%、34.2%和18.5%。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稍降,中國電信略漲。
目前,中國移動在政企市場具有比較領先的優勢,市場份額幾乎接近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和。2024年中國移動政企客戶數達到3259萬家,凈增422萬家,公開招標市場中標占比達到16.6%,打造融合自由能力的“三化”解決方案99項。
中國聯通在數據智能應用方面,聚焦工業互聯網,發展5G專網和格物平臺優勢,融合工業大數據、工業大模型,有效賦能設計仿真、控制優化和預測性維護等生產場景,累計實施超過2.9萬個工業互聯網項目、落地7100余家5G工廠,實現服務能力和市場地位領先。
中國電信面向政企客戶,著力打造“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的一體化服務新模式,加快行業數字平臺能力升級,圍繞智慧城市、社會民生、應急安全等重點領域推出一攬子行業解決方案,超百個數字平臺持續賦能各類行業客戶。推進5G NICES Pro+融合產品體系升級,打造“5G+AI”十大行業融合場景解決方案,面向電力、化工、礦山等領域累計打造行業應用項目4.5萬個。
增速回落個位數
雖然三大運營商逐漸加大第二曲線拓展力度,但第二曲線的增速是在逐漸放緩的。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收入總額增速在2024年為7.9%,2023年增速為15.2%,而在2022年則為21.2%。
三大運營商分別來看,第二曲線收入增速均較上年有所下降。2024年,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服務收入增速為5.5%,較上年下降12.4個百分點,2023年和2022年增速分別為17.9%和19.7%;中國聯通算網數智業務收入增速為9.6%較上年下降3.3個百分點。2023年和2022年增速分別為12.9%和21.8%;中國移動政企業務收入增速為8.8%,較上年下降5.5個百分點。2023年和2022年增速分別為14.2%和22.6%。
三大運營商在2022年第二曲線業務收入增長均為最高,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在2022年增速分別為19.7%、21.8%和22.6%。隨后增長逐年漸緩。2024年三大運營商第二曲線增速均由雙位增長降落為個位數增長。
雖然第二曲線業務成為運營商增速的放緩,透視出第二曲線業務仍面臨困境。第二曲線業務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弱監管市場,運營企業的平均毛利更低。商業模式也正在逐步探索當中。第二曲線項目往往采取項目化、定制化的服務交付方式,碎片化、多樣化和個性化特點明顯,對運營商提出了更高的業務要求和成本承擔要求。
同時,運營商不僅要面臨同行的競爭,還要應對來自ICT產業鏈其他企業如設備商、互聯網企業的挑戰。種種因素造成運營商的內卷正從消費市場蔓延到政企市場當中來。在三家運營商財報中,均有所提及應收賬款。而政企業務回款慢、業務流程長,政企業務應收賬款在運營商應收賬款中占主要成分。
第二曲線業務不同于傳統業務,以AI、算力、數據等要素驅動更為明顯,并非僅僅依賴于規模的擴大。運營商應更注重技術的融合和應用的創新,使交付服務的質量和規模全面發展。第二曲線業務增速回落符合行業發展普遍規模,并依然承擔運營商新成長極重要作用,是運營商從傳統通信企業向科技服務公司轉型的重要抓手,市場廣闊、空間巨大,值得深耕。
采寫:崔亮亮
圖表:曙念
編輯:亮亮
指導:辛文
延伸閱讀:三大運營商財報
延伸閱讀:中國電信財報
延伸閱讀:中國移動財報
延伸閱讀:中國聯通財報
延伸閱讀:產業鏈財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