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崇州,萬物競發。
過去兩年,這座城市以“無廢城市細胞”為筆,在綠水青山間勾勒出一幅低碳循環的生態畫卷。
55個“細胞”從學校、社區到工廠、機關,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覆蓋12個領域,成功通過成都市級審核。
這場潤物無聲的改變,正讓崇州的小城生活愈加清爽,朝著“宜居宜業”的方向穩穩生長。
崇州市名單
- 無廢機關 -
崇州市發展和改革局
崇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崇州市行政審批局
崇州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
崇州市農業農村局
崇州市水務局
崇州市司法局
崇州市衛生健康局
崇州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 無廢工廠 -
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全友家私有限公司
- 無廢學校 -
崇州市崇平小學
崇州市懷遠小學校
崇州市聽江小學校
崇州市羊馬學校
崇州市元通小學校
崇州市大劃小學校
- 無廢醫院 -
崇州市人民醫院
崇州市中醫醫院
崇州市婦幼保健院
崇州市懷遠鎮衛生院
崇州市街子鎮衛生院
崇州市三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無廢小區 -
崇州市東城國際
崇州市上林西江
崇州市上余灣小區
崇州市相府花園
崇州市羊馬街道遠洋棲棠
崇州市唐安首璽
- 無廢景點 -
崇州市博物館
崇州市竹藝村景區
崇州市罨畫池景區
- 無廢垃圾分類示范單位 -
崇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行政執法局
崇州市人民政府崇慶街道辦事處
- 無廢酒店 -
成都市三和名郡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崇州世龍中勝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勝大酒店
- 無廢工地 -
崇州市318科創中心建設項目
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崇州市人民醫院-
第二住院大樓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成都市崇州經開區明湖組團保障性租賃住房-
建設工程(地塊一、地塊二)
崇州南部新城高鐵地鐵產業項目
崇州市仁里安置小區建設項目-
(1-7號樓、地下室)
- 無廢鄉村 -
崇州市江源街道崇福村
崇州市大劃街道崇鎮社區
崇州市江源街道紅土社區居民委員會
- 無廢汽車修理店 -
崇州市順風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崇州嘉慶汽車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崇州市長運汽車維修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中鑫海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成都中圓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 無廢加油站 -
中國石化崇州廖家加油站
中國石油崇州安樂加油站
中國石油崇州金雞加油站
- 無廢公交 -
崇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 無廢加油站 -
成都崇州萬達廣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 無廢再生資源社區回收站 -
崇州狒寶創星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
無廢細胞如何"養成"?
三大關鍵步驟
頂層統籌,凝聚合力
路線設計夯實‘綠色根基’
2024年初,崇州市以“源頭減量、資源循環、低碳管理”為核心,吹響“無廢城市細胞”建設的號角。市級部門聯合召開專題推進會,將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壓實到人。從《成都市“無廢城市細胞”建設指南(試行)》的精準對標,到多部門協同的“綠色作戰圖”,崇州以制度創新為引擎,為“細胞”生長夯實根基。
示范引領,沉浸體驗
工廠行打開‘綠色視界’
走進全友家私的定制廠房,板材余料正被分揀成不同等級:大塊余料各車間相互調用,次之加工成家具輔料,碎木屑壓縮為生物質燃料。“一塊木頭在這里能‘活’三次。”工廠負責人介紹。
一場“無廢蓉城·美麗成都”工廠行,既展示了標桿案例的“硬實力”,也點燃了廢物生命周期的“新想象”。一位參訪者感慨:“原來‘無廢’不是終點,而是產業生態的新起點。”
全民參與,潤物無聲
20000份宣傳冊引發‘綠色覺醒’
“無廢城市細胞”不是獨角戲,而是全民的協奏曲。崇州全年發放宣傳折頁20000余份,從社區講座到校園課堂,從“垃圾分類”到“低碳生活”,“無廢”理念如春風化雨般深入人心。
翻開“無廢細胞”名單,崇州的實踐版圖清晰可見:
無廢機關:市發改局、水務局等率先垂范,推行電子辦公、節能改造;
無廢工廠:明珠家具恪守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從原材料、生產、設計等多環節推動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無廢學校:崇平小學的“跳蚤集市”學生們舊物互換,讓低碳理念生根發芽;
無廢醫院:三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無廢醫院”建設納入績效考核,確立考核標準和方法……
每一個“細胞”,都是一顆綠色的種子,在崇州大地上悄然生長。
環保行動怎樣"出圈"?
多重連鎖反應
“無廢細胞”扎根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工地圍擋內,濕法作業、裸土覆蓋、智慧監管;工廠車間里,余料再生率大幅提升,年節約成本數百萬元。
產業鏈條也在悄然延伸,“無廢細胞”利用影響力將“無廢”的理念和要求傳遞給利益相關方,提升供應鏈整體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通過強鏈、補鏈、減鏈、串鏈的方式推動“無廢城市”全域建設。
改變藏在細節里。竹藝村景區的可降解餐具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智能醫療廢物箱讓居民安心。鄉村更是煥然一新,江源街道崇福村的舊磚瓦砌成景觀墻,共享蔬菜項目計劃先獲綠色認證再取有機認證,以成為成都城市居民的菜園為目標帶領群眾致富。
“村里干凈了,游客多了,土特產不愁賣!”村民的笑聲里,是“無廢”理念落地生根的最好證明。這場潤物無聲的蛻變,讓崇州人真切感受到:宜居宜業的未來,正從每一個“細胞”的鮮活生長中徐徐展開。
55個“無廢城市細胞”,如同春日里萌發的新芽,正將崇州裝點成一座“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生態之城。在這里,產業在綠色發展中釋放新質生產力,每一位市民都在用行動書寫未來。這場始于“細胞”的變革,正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城市發展寫下有數據可依、有路徑可循的綠色答案。
來源:崇州生態環境
擬稿:劉雨薇
排版:劉雨薇
審核:李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