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也提到參考了《絕命毒師》,但《棋士》是學其精髓非像個樣子,可以稱之為絕命棋士。
《棋士》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技法。
攝影有電影質感,畫面色彩看著很舒服,不是過于濾鏡的煞白,也不是為求懸疑的暗淡,而是突顯眾生相的正常。
剪輯也很有想法,無論是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還是無縫銜接,《棋士》的剪輯轉場都異常絲滑,在國產劇中難得一見,可以被拎出來單獨講。
如王寶強蹲在信用社門口,看bb機、扔獎杯、走進去,三個時間同一場景,哪怕不用看王寶強的表演,單借助剪輯的技法就能看出崔業的心境變化。
此外,《棋士》最大的看點則是崔業的轉變。
崔業從小到大都是被動方,沒當過操控棋盤的執棋手。
可一旦他想謀劃某件事時,總能叫人眼前一亮,且與平常的自己截然不同,這種天賦在小時候就表現出來了。
崔業從小就被譽為下棋天才,家里變賣家產供他學習,與此同時,哥哥崔偉也收到了警校的錄取通知書,但家里再無閑錢。
在河邊,崔偉告訴弟弟如果不想下棋就直接說,父親還能逼死你啊,崔業聽到后眼珠一轉,略有所思,隨后起身脫去上衣去游泳,崔業走的很自信,崔偉也很淡然,可見崔業會游泳。
崔偉低頭看到崔業在沙灘上畫的棋盤,發現他原來喜歡下棋,生氣的畫亂了棋盤,然后河里的崔業就溺水了。
崔偉趕忙將弟弟救上岸,崔業坦白自己其實喜歡下棋,只是不愿意離開家也不想哥哥去廠里,崔偉將他緊緊抱在懷里,后來,崔業去學了棋,崔偉延遲上學。
由此可知,崔業也深知家里經濟拮據,沒辦法供養兩個人上學,但他又不想放棄去省里學棋的機會,所以他的溺水大概率是故意的,示弱換取哥哥的心疼,讓哥哥主動為他犧牲,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這是崔業第一次布局,為之后跟哥哥的智斗與黑化埋下了伏筆。
幾十年間,崔業一直走在正常的軌道上,直至意外卷入搶劫案,他身上的反派屬性被激發,《棋士》的好看之處隨之而來。
在信用社,觀察細致,記憶非凡,為保命帶綁匪逃出去,路上趁他們不注意搶奪方向盤,造成三死一傷,自己逃回少年宮,在辦公室,面對崔偉的詢問輕松應對,在父親墳前燒掉衣服和練功券。
處理金夏生、秦曉銘二人時,做到因人而異。
對金夏生軟硬兼施,對秦曉銘隨機應變,因崔偉的突然到來,秦曉銘被金夏生失手打死,崔業沉著冷靜,李代桃僵。
打電話到火車站訂票,在鞋底加墊物模仿秦曉銘的體態特征,到售票口臨時轉變策略,安排金夏生縱火,誤導警方的調查方向。
做這一切時的崔業仿佛眼里有光,不僅頭腦清醒,還有些享受勝利的喜悅,完全不像不懂人情世故,不知輸贏進退的迂腐守舊派。
此時的崔業還未決定徹底走向犯罪道路,跟崔偉分執黑白二子,一決勝負。
但正如他扔掉死了的金魚,將新買的金魚放入換了水的魚缸中那樣,崔業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轉變,只等有人推他一把。
這個人就是當下的困局。
學校沒人把他當回事,為他舉辦的慶祝會,坐在最邊上猶如透明人,引以為傲的圍棋,兒子炎炎不喜歡,只崇拜當刑警隊長的大伯。
屋漏偏逢連夜雨,兒子生病,自己一事無成,拿不出看病需要的一大筆錢,想與王紅羽一起辦圍棋大師班賺錢,可王紅羽只把他當棋子,妻子高淑華還跟了王紅羽。
多年不見的兒時棋友董炳輝來找他,給他講了一條真理,自家孩子到香港海洋公園玩,門票最低300塊,去一趟就得五千多,光靠下棋贏的獎金杯水車薪。
崔業身處社會底層,哪哪都不順。
作為圍棋老師,學生不尊重,作為父親,兒子不崇拜,作為弟弟,不如哥哥成功,作為兒子,母親心有不悅,作為丈夫,老婆嫌棄,作為摯友,偶像下海。
無奈、窩囊、擰巴、矛盾、心酸集于一身,然崔業內心又極度渴望成功,渴望兒子崇拜,他人尊重,哥哥看得起,妻子回心轉意,但現實是他根本無力扭轉乾坤。
他的人生被別人指手畫腳,唯一由他主導的東西是犯罪時的謀劃,讓崔業掉入早已挖好的陷阱,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是他最接近成功的破局,也是他意氣風發的快感,當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問題便不再是問題,崔業的龍場悟道即將開始。
金夏生發現秦曉銘洗的錢原來是王紅羽的秘密也將捅破崔業良知枷鎖的窗戶紙,在正當的圍棋事業上難以攀上高峰,那就在人生的另一盤棋上登頂,要學會輸,輸了就是贏了。
人生如棋,落棋為子,落子無悔或有悔,選擇大于努力。
進窄門、走暗道、耕瘦田、結善緣,棋士在康莊大道成不了棋士,在其他地方變成了絕命棋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