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憶的男子
這事兒啊,得從2003年說起。
在福建建陽市,有一對浙江來的夫妻,譚萬剛和雷麗珍,他倆在當地承攬了些修路、蓋房的小工程,日子過得挺充實。
有一天,一個身材瘦長、衣衫襤褸的男子找到了他們,打聽有沒有工作機會。這男子啊,就是朱家明。
朱家明看起來挺淳樸,但一問起他的來歷,他就含糊其辭了。
譚萬剛想看他身份證,結果朱家明壓根兒就沒有。
再一細聊,譚萬剛夫婦才知道,朱家明在工地上干活時頭部受傷,失憶了,連自己是誰、家在哪兒都記不得了。
身份證也丟了,這下子,想找個穩定工作都難了。
譚萬剛夫婦看著朱家明挺可憐的,就讓他在工地上試工兩天。
沒想到,朱家明干起活來特別賣力,雖然動作慢點、說話有點亂,但人老實本分。
夫妻倆一合計,干脆就把他留下了。
這一留,就是17年。
2
美好的共同生活
這17年里,朱家明就像譚家的一員,跟譚萬剛夫婦親如一家人。
他們一起干活、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譚萬剛還教朱家明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朱家明也特別感恩,總是搶著干家務活。
2015年,雷麗珍懷孕了,夫妻倆計劃回浙江老家養胎。
這時候,譚萬剛夫婦心里還是十分糾結,畢竟帶著一個老人回家,心里還是有很多顧慮的。
但是又想到留下他一人,朱家明又會過上流浪的生活,夫妻倆實在不任性。
最終他們決定帶上朱家明一起返回老家浙江。
在浙江的日子里,朱家明還是跟以前一樣,勤勤懇懇地幫忙干活、照顧家。
譚萬剛的小兒子小寶跟朱家明特別親,總愛纏著他玩。
朱家明也把小寶當成自己的孫子一樣疼愛。
3
模糊的記憶開始清晰
本以為日子就這么平平淡淡地過下去了。
沒想到,2020年的一天,朱家明突然大喊:“我知道我是誰了,我要找回家人!”
原來啊,他在看新聞的時候,聽到了“貴州赤水”這個地方,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他激動得不得了,趕緊告訴譚萬剛夫婦。
譚萬剛得知消息,心中欣喜不已,很快就帶著朱家明前往派出所。
在警察的幫助下,最終朱家明聯系上了自己的家人。
當朱家明通過視頻通話看到80多歲的老母親時,兩人都淚流滿面。
朱家明這才知道,自己失蹤這么多年,家人一直都沒放棄尋找他。
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但母親和兄弟姐妹們一直都在盼著他回家。
雖然找到了家人,但朱家明心里也挺糾結的。
他舍不得離開譚萬剛夫婦和小寶,但他們也明白,朱家明終究是要回到自己家人身邊的。
最后,朱家明決定先回家看看家人,以后有空了再回來看望譚萬剛夫婦。
譚萬剛兩口子堅持了17年的善舉,讓朱家明有了一個溫暖的家,還幫他找回了失散多年的親人。
他們的善良打動著每一個善良的人,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一面。
朱家明的故事,是一段關于愛與善良的傳奇。
他從失憶的迷茫中走來,在譚家找到了家的溫暖,又在機緣巧合下找回了血緣的歸宿。
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善良的力量可以跨越血緣、跨越時間,創造出令人動容的親情。
就像有人說的:血緣是命運擲出的試金石,而親情是人親手打磨的玉器——前者照見生命的底色,后者雕刻靈魂的溫度。
在這個世界上,善良是最珍貴的品質之一。
它讓我們在冷漠中看到希望,在絕望中找到力量。
譚萬剛夫婦用行動詮釋了善良的真諦,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讓我們相信,只要心懷善意,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愿我們每個人心底開滿鮮花,在生活中用愛溫暖他人,讓這個世界因我們存在更加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