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也翻車?3月17日,一篇《零添加醬油測評③:12款檢出鎘,7款檢出總砷,部分廠商回應》的文章,讓網友對廚房醬油“不信任”。這原本是一場行業的“塌房”,為何最終千禾醬油成為了輿論的風暴眼?據知微事見 ,該事件影響力指數達68.4,高于78%的事件,高于87%的企業類事件。
知微數據分析師結合相關數據,深度挖掘千禾醬油塌房背后,“零添加”生意的發展前景。更多分析內容可掃碼添加“知小微”獲取。
01
為啥千禾最受傷?
>>>千禾為何受傷?
《消費者報道》的報道發布后,關于千禾0醬油檢測出鎘的信息并未被過多提及,3月19日,極目新聞發布針對千禾0醬油檢測出鎘的報道,由此引發“千禾0”是否代表零添加的爭議。報道稱,“千禾0”確實是一個商標,有網友指出,千禾這款醬油并非零添加醬油,只是打上了“千禾0”的商標,讓消費者誤以為是零添加醬油。同時,千禾客服的回復是,是否是零添加,可以參考配料表。
3月20日深夜,@千禾味業 回應,確定“千禾0”就是代表零添加產品。而也是這次回應,使得輿論開始發酵,聲量激增,21日至峰值。
>>>輿論聚焦商標爭議
周期內,聲量主要集中于社交平臺,而主要社交平臺中,抖音是重點傳播渠道,聲量占比近六成,其次為微博。雖然鎘是人體非必需且有毒的元素,可能具有致癌和致突變的風險,但在社交平臺中,除了事件的客觀描述內容外,討論主要以“千禾0”商標是否為零添加產品的爭議為主,無論是律師觀點,還是博主的觀點,均認為“千禾0”存在誤導嫌疑,且從網友的反饋看,他們認為“千禾0”就是零添加,而曝光出來含有鎘元素,使消費者感受到“被忽悠”。
此外,“千禾味業股價連續大跌”“千禾味業半年促銷廣告費8504萬”也是較為熱門的討論內容。
(更多分析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02
網友:有被侮辱到
>>>網友觀點
網友在看到該報道時對醬油“塌房”表示以后不放醬油了,但對于@消費者報道 的內容則認為重金屬含量不超標,媒體存在“春秋筆法”,同時對于報道中的“全優生”味事達也不會購買。
在媒體報道“千禾0”是商標后,網友認為“千禾0”商標存在誤導消費者,但這種現象不僅存在于千禾醬油,“農夫山泉”“六個核桃”等也有此等效應,屬于營銷套路。
而@千禾味業 對該事件進行回應后,多數網友依然認為自己購買千禾的原因就是其宣傳的“零添加”,沒有想到此“零添加”并不等于零添加,這存在混淆概念誤導消費者。
>>>媒體觀點
中國新聞網:千禾0是商標在侮辱誰?
在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日益敏感的背景下,“0”字眼很容易讓消費者聯想到是添加劑“0”存在。其實,“零添加”目前并無統一的標準定義,企業現在拿出“千禾0”是商標做擋箭牌,顯然是在侮辱消費者的智商。商標的合法性不是迷惑消費者的借口,耍小聰明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誠信經營才能贏得市場。
荔枝新聞:“千禾0”被指“概念營銷”,“零添加”亟待一場祛魅
企業應當明白,法律是經營的底線而不是上限,真正的品牌價值源于對消費者權益的尊重。涉事品牌作為“零添加”概念的首倡者之一,本應承擔行業引領責任,卻玩起了商標游戲。
食品安全容不得半點虛假,若放任“概念營銷”主導市場,行業將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深淵。只有企業以透明換信任、監管以規則塑公平、消費者以理性破迷霧,“零添加”才能真正從營銷口號轉化為品質承諾。
(更多分析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如需相關報告,請掃碼添加“知小微”,也歡迎加入營銷、公關專屬社群進行交流。
封面圖源:消費者報道:《零添加醬油測評③:12款檢出鎘,7款檢出總砷,部分廠商回應》
知微輿論場
知微事見
知微危機案例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