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舜財經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當我看完了“陸配劉振亞”的故事,腦海里自然浮現這么一句中國古話,結合劉振亞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故事,你細品,應該也會認為再確切不過了。
劉振亞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誰的附屬物,為啥要用“陸配”作為她的身份前綴?
上周,我寫作李汀應該拿起法律武器維權這篇文章的時候,并沒有在標題使用明顯可以帶來更多流量的前綴“王志安的前妻李汀”,而是直接寫“李汀”,這是因為李汀的身份屬性充分具備主體性,而在劉振亞持續很久的這場風波里,“陸配”既是她的身份核心,也是她一切爭議的緣起和內容,以及事件階段性收尾的主要稱呼,因此,這里必須強調這層身份,否則故事就無法講得清晰具體客觀。
中國大陸籍配偶“亞亞”(本名劉振亞)因多次在自媒體平臺拍片宣揚民進黨當局不喜歡的言論,被臺灣方面撤銷居留許可,之后限期出境。她星期二晚間在機場受訪時說,選擇離開是希望“清清白白地出去”,“堂堂正正地回來”。
根據那里的法律要求,她在5年內不得再申請前往臺灣地區,這意味著,如果她的臺灣親人不來祖國大陸居住,那么她和家庭成員都將面臨5年的離別之苦,此情此景,不免令人替這個家庭感到難過。
劉振亞的命運轉折,是當今世界脆弱的地緣政治敏感神經的一張活試紙,這試紙的測試結果表明,當你手持的只是一份簽證而不是護照的時候,謹慎是何等的重要。
這里需要簡要介紹一下簽證與護照的區別。護照是你的國籍身份證件,這是最硬核的身份依據。簽證就要脆弱得多,它分為臨時簽證和永久簽證,臨時簽證的脆弱性自不必說,別人可以用很多理由撤銷這個簽證,或者使用很多看似合理的理由不給你續簽,哪怕就是永久居留簽證,仍脫離不了這個脆弱性,中國人常說“二等公民”這個概念,并不是空穴來風,它是真實的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本地人比你更平等,這種“歧視”的情況在全世界都一樣。
從劉振亞的自媒體表現和一慣作風來看,她似乎對自己身份的硬核程度有很大的自信,否則的話,難以解釋,手持臨時簽證的她在新的居住地為何不是小心翼翼地生活,而是行走在風口浪尖。不過,人的性格千千萬,有些人就是比普通人更加自信,更喜歡沖浪,這也可以理解的。
不得不說,入鄉隨俗這句話有樸素的智慧,如果不提劉振亞的陸配身份,她的各種現實表現,倒很適合人們從媒體景觀所看到的臺灣生態。人們從媒體所看到的臺灣,似乎總是爭來吵去,人們都很擅長夸張地表現自己,關于這一點,劉振亞似乎融入得非常好,挺適合生活在那里。
接下來的五年她沒辦法生活在臺灣了,但多年居住在那邊所形成的行為和思維習慣,其實也是會內化的,回到祖國大陸的她,不知道還能不能適應,但愿不要出現回流也不適應、還要吵吵的情況。
希望她不要拿著在臺灣旅居所學到的那套生活方式來期許大陸的生活,別讓錯配的人生繼續下去。
這種擔憂并不多余。
今天,全球旅居可以說已經蔚然成風,美國人去葡萄牙西班牙過退休生活的,大有人在,華人在全球走來走去也很多。但是這里面的生活習慣問題是始終存在的,比如關于飲食文化,關于鄰里文化,家庭生活理念,關于教育理念的差異,等等等等。
最怕的是這么一種情況,去到一個新地方,學不到那里的生活方式,但是也無法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完全全地帶過去,這樣就會搞得兩頭踏空,認同感始終無法落位,這就是身份的焦慮。
劉振亞的爭議與風波,本質上就是身份焦慮的外化。她享受著臺灣地區的生活福利,但是她的行為言論又與這些福利在根本上是沖突的。本來,在文明世界里,言論是有一定的自由權利的,但是這幾年來人們也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包括美國,這項權利其實是在萎縮的。
先賢說過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現在知道這句話的人已經不多,能認同這話的更少。這就是現在全球民粹抬頭的基本氛圍。而且現在誰是誰非的標準變得非常混亂,拜登在位的時候美國是明確支持烏克蘭的,特朗普上去以后呢,他現在跟普京的玩起了“雙普心連心”,澤連斯基這個主角反而顯得像個蹩腳的配角。
這個世界的很多公理和通則都在被挑戰。
在這么一個世界里存活,謹慎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當你只是一個臨時居民,你確實需要更加謹慎,別人不一定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否定和取消你的言論權利,僅僅只是“依法”取消你的簽證,就夠你哭幾年的。且不說別的,光是臨時退租房產生的損失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不用說孩子面臨再一次的跨境轉學這種辛苦活兒了。
在美國,這種情況其實也是存在的。有些華人非常奇怪,明明自己享受到了普世價值的福祉,搭了這些理念的便車來到了美國,但是卻反對這樣的普世價值,持過激的反移民觀點,甚至有些華人自己就持排華立場(卻認為自己可以自外于華人這個身份標簽),這是與自己的多重身份都不相協調也非常可笑的。從目前的世界趨勢來看,將來有一天,美國也完全有可能對簽證的“言行合一”程度進行審查的。
總而言之,陸配劉振亞的命運轉折,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遺憾。
這個遺憾也是對全球旅居者的一個現實的提醒,不要忘了你旅居的初心,更不要輕易讓自己置于言行合一的審查探照燈之下,因為那樣的探照燈在媒體和網絡的鼓噪里,一定不會太客觀的。
陶舜財經——你的醒腦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