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咱們熟悉的高通驍龍,在去年推出了驍龍8s Gen3芯片。
雖說掛著「驍龍8」的名號啊。
但本質上來說,它其實是一顆次旗艦芯片。
它有著驍龍8 Gen3同宗同源的CPU架構。
只是頻率稍低,整體性能介于驍龍8+到驍龍8 Gen2之間。
因此真正適合它發揮的打法,不是搭載到什么高端旗艦上。
而是在2000元檔位上發光發熱,做同檔性能最頂的存在。
反正就目前的口碑來看。
這芯片在「中端大電池性能機」中的表現蠻不錯,對配置極為挑剔的酷安老哥,都能給到相關機型9分好評。
而如今一年過去。
驍龍8s Gen3也該迎來迭代。
從機哥摸到的爆料信息來看,驍龍8s Gen4,確實是牙膏擠爆的一代。
首先驍龍8s Gen4的CPU架構,是醬紫的。
1×3.21GHz X4 超大核
3×3.01GHz A720 大核
2×2.80GHz A720 大核
2×2.02GHz A720 大核
機友們發現沒。
這一代驍龍8s Gen4,終于狠下心來干掉了A520小核。
取而代之的,是比驍龍8 Gen3鍵盤值還高的「全大核架構」。
這操作機哥絕對是要點贊。
現在的國產3A應用,性能消耗一個比一個離譜。
A520小核早就頂不住啦,直接搞全大核提升高負載、多任務場景的響應能力,方向很對。
當然啦。
既然定位仍是次旗艦芯片,那它就不可能真這么心狠手辣,一舉干翻老大哥驍龍8 Gen3。
比如,在各個核心的頻率上,它都比驍龍8 Gen3低一些。
又比如,它的GPU雖然是驍龍8至尊版同款,但也會砍核心規模。
好在驍龍8s Gen4,并沒有大砍緩存。
這就意味著,它的核心性能跟驍龍8 Gen3差距不會太大。
最后來個人話版總結——
這芯片主打1500-2000元市場,CPU性能和驍龍8 Gen3很接近,而且能效更好,GPU表現稍差,但玩主流手游完全足夠。
OK,對芯片的性能和表現有個大概預期后。
咱們也該盤盤,會有哪些機子會搭載這芯片,不同機子之間的打法又有啥區別。
首先是...
REDMI Turbo 4 Pro
這機子機哥之前詳細聊過。
為了避免機友們覺得我水字數,這里就簡單過一些參數好吧。
從王騰之前對這機子的預熱宣傳來看。
REDMI Turbo 4 Pro,選擇的是中端+大電池+同檔最佳質感的核心出裝。
在吃過Turbo 3“妥妥用半天”的虧后。
Turbo 4 Pro二話不說,給到7500mAh電池、90W快充。
Turbo 4的6500mAh,此時都顯得黯然失色。
外觀也有小修小改。
正面換上更窄的大R角6.8英寸直屏,并且給到呼聲很高的「金屬中框」。
價格方面,考慮到前有Turbo 4,后有K80。
我盲猜一手,吃上國補后1899元拿下。
小米Civi 5 Pro
但和Turbo系列的打法不同,小米Civi系列的技能加點,一直比較偏向輕薄、顏值和影像。
而Civi 5 Pro的升級打法,更多的,是對前代缺點的補強。
定位「均衡小旗艦」。
屏幕沒啥大的變化,依舊是6.55英寸等深四微曲屏,升級到華星M9基材。
背面設計延續前代左上角圓形鏡頭設計。
但有一個很顯著的變化是——
小米Civi 5 Pro后蓋會吃上,小米15 Ultra同款玻纖后蓋材質。
玻纖人稱傳奇減重王,后續主打輕薄的,或有減重需求的機子,大概率都會采用玻纖后蓋。
電池方面。
今年REDMI可算是重拳出擊,就連Civi 5 Pro都搭載6000mAh大電池。
機哥回顧一下啊。
上一代電池只有可憐的4700mAh,這下真就續航史詩級升級了。
得益于硅碳負極電池技術的迭代升級。
現在的電池能做到,又大又輕薄。
所以小米Civi 5 Pro的機身厚度,依舊能維持在8mm以內。
至此,機友們對于這機子最后的念想。
大概只剩下影像了。
沒辦法,要怪就怪小米Civi 4 Pro的影像配置給得太保守。
雖說它史無前例地吃上了徠卡影像。
但硬件上,只給到2X直立長焦,還沒加光學防抖,導致夜景容易手抖糊片。
這均衡么?很明顯不夠。
所以在小米Civi 5 Pro上,機友們喜聞樂見的潛望長焦,它來了。
具體的影像配置如下——
5000萬像素索尼IMX906主攝
5000萬像素三星JN5直立長焦
1200萬像素超廣角
這顆JN5,也是小米15和REDMI K80 Pro同款,被小米打磨得賊拉成熟。
再搭配Civi系列都有的人像算法。
我都不敢想,八弟用這機子拍我,會拍成吳彥祖還是金城武。
這波配置盤下來。
這機子果然是像馨心說得那樣,很均衡。
影像對標小米15、續航對標REDMI性能機、手感質感不輸數字旗艦。
懂了,這就是一臺性價比版的小米15 Pro。
價格估計還是2999元起,吃上國補的話,2500左右入手挺香的。
iQOO Z10 Turbo Pro
熟悉iQOO Z系列定位和打法的機友們,都知道它有三板斧。
直屏、大電池和同檔領先的性能。
去年iQOO Z9 Turbo,靠著這套打法,拿下線上1.5-2K價位銷量冠軍。
今年更是乘勝追擊,率先把Turbo Pro拎出來開秀。
外觀沒啥大變化,正面6.78英寸LTPS直屏。
背面跟iQOO Z8長得差不多,也屬于常規的矩陣設計。
另外在機身材質上,還是熟悉的塑料中框、玻璃后蓋。
總之,大伙對iQOO Z系列的質感和拍照,真的不要期待太高。
這系列一直是主打大電池和高性能。
電池,是力大磚飛的7000mAh。
充電,是毫不妥協的120W快充。
芯片,是接近驍龍8 Gen3的驍龍8s Gen4,外加一顆自研獨顯芯片,用于游戲插幀和畫質超分。
至于價格,大概率貼著REDMI Turbo 4 Pro打,搭配國補1899元拿下。
也不得不說,現在的中端機是真卷。
以前2000塊錢,哪能買到這么好的配置啊。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