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德國商界精英預計將訪問北京。”德國《商報》稱,中國政府將邀請眾多跨國公司的負責人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據《商報》獲悉,德國與會者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奔馳、采埃孚、舍弗勒、勃林格殷格翰、博世、德意志銀行、賀利氏、西門子、蒂森克虜伯、瓦克化學的首席執行官。根據德國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德國企業去年在華投資達到44億歐元。美國智庫榮鼎咨詢的分析顯示,近期德國對華最大的投資主要來自汽車和化工行業,包括巴斯夫、寶馬、博世和大眾等。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資料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吳政隆參加開幕式。論壇中方主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昊主持開幕式。論壇外方主席,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首席執行官博樂仁致辭。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芙,亞洲開發銀行行長神田真人,以及國內外企業家、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國際組織代表約720人參加開幕式。本屆論壇年會的主題為“全面釋放發展動能,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增長”。
面對臺下的86名跨國企業代表,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說:“近期,我們看到許多國際投資者紛紛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資產,我們真誠地歡迎國際資本回歸中國,深耕中國投資的沃土,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同一場合,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關鍵時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我們依然很有信心、充滿底氣。這種信心和底氣來自我們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的長期發展支撐。”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上臺后,再次揮舞關稅大棒,不僅是中國,連歐盟、加拿大等美國的傳統盟友都未能幸免。而且與幾年前不同,再次入主白宮的特朗普野心更甚,他已經不滿足于對個別國家加征關稅,而是搞無差別攻擊,對全球所有經濟體都要加征關稅。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在關稅問題上向全世界“宣戰”,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認為美國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中吃虧了。現在美國債臺高筑,政府沒錢了,不得不開源節流。而特朗普則試圖通過關稅戰改變美國在與其他國家貿易中的不利局面。
據觀察者網報道,在美國“對等關稅”即將生效的背景下,特朗普表示:“對等關稅”將保留一定“靈活性”,還特別提到中國,說在貿易問題上與中國有“對話”的空間。特朗普還聲稱: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將與中國貿易官員進行首次通話。那么,特朗普的言論,是否代表他的下一輪關稅措施,會比此前所公開的更為謹慎呢?要知道,此前特朗普在加征關稅問題上,可謂是霸道之極,表現出一副就是要亂拳打四方的姿態。但現如今,特朗普卻表示:“對等關稅”將保留一定的“靈活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林桂軍受訪時分析,特朗普新上任后將關稅武器化,其底層邏輯是通過提高關稅保護美國制造業,從而實現制造業的重振。面對美國政府的這項宏偉目標,每個國家都可能成為提高關稅的目標對象。“大國競爭的背景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張宇燕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在國際關系中傾向于采取零和博弈的策略。從某種角度而言,零和博弈尚可接受,畢竟總收益與總損失相加等于零。“我輸(不要緊),只要你輸得比我多”。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始終帶有濃厚的民粹主義色彩,關稅戰的本質不過是借保護主義旗號為國內選民畫餅。然而,現實已經證明,這種策略無法真正讓美國經濟受益,反而可能進一步削弱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從目前的趨勢來看,特朗普政府未來很可能繼續在關稅問題上反復橫跳。一方面,面對市場和企業的強烈反彈,他不得不作出部分讓步;另一方面,為了維持“強硬對外”的政治形象,他又必須不時揮舞關稅大棒。這場關稅大棒揮舞的鬧劇,也終將成為特朗普經濟遺產中最具爭議的一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