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千里 編輯|馬青竹
如果,《臺州宣言》和2024年吉利財報一起發布,也許就不用面對某些爭議,更能突出吉利整合的戰略主動性。
因為這份財報:增量、增利、增現金流。
3月20日,吉利汽車(00175.HK)發布2024年財報:
總銷量217萬輛,創新高;總收入2402億元,同比增34%,創新高;期末凈現金水平上升40%至398億元。
全年歸母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加21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52%。
其中,毛利率達15.9%。
在大卷之年,核心指標還能創新高,屬實不易。
但是增量背后,與之相關的吉利轉型動作和階段結果,更值得細品。因為變局中,任何已經成功導向增長的變革范式,都對行業有借鑒意義。
如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CEO桂生悅所說:
“這句話幾年前我不敢講……”
“曾經大家對吉利的新能源水平抱有疑惑。如今新能源車滲透率,以及新車平均售價的上漲,證明我們跟上了節奏,找到了自己的感覺。”
所謂“節奏”,無非在走出舒適區之后,找到可行、可持續的路徑。
桂生悅看似云淡風輕的一句話,得來并不容易,也不靠運氣。
這是勇于試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快速調整的結果。且依然是很多主流自主/合資車企的巨大課題。
拆解吉利這份2024年的「作業」,比照搬已經占盡先發優勢的第一名,更有借鑒意義。
新能源開始「造血」, 敢說「不放棄油車」
桂生悅以前不敢講的是什么?
是“不放棄油車”,并且燃油車也要智能化,也要加大節能技術投入。
為何現在敢講了?
因為2024年,吉利新能源銷量達到了88.8萬輛,同比增長92%,接近翻倍。新能源滲透率已經接近60%,“和中國市場的發展是相稱的比例”,于是他才有底氣說。
另一面,也確實值得說。
2024年吉利燃油車總銷量128.9萬輛,同比增長8.7%,逆勢增長,死守油車自主品牌銷冠的地位。如果將來“油電同權”時代來臨,油車的價值會提升。
新能源和油車的比例對了,只是桂生悅所說財報含金量的三分之一。
含金量之二則是,2024年下半年開始,吉利的新能源板塊開始脫離虧損,全面走向盈利。能造血了,不燒錢了。
造血多重要?看看新造車勢力就知道。
蔚小理三家在資本市場的市值座次,如今就是按照盈利和虧損排名成“理小蔚”。在商業社會,盈利是第一健康指標,也是能否留在牌桌上的唯一憑證。
“過個兩三年,不賺錢的汽車公司必定要被淘汰。”
吉利新能源板塊實現盈利,規模效應是表象,技術自主是基座。
尤其是電驅基本功:以安全為標簽的神盾短刀電池技術;新一代雷神(參數丨圖片)EM-i超級電混,擁有46.5%的超高熱效率;銀河11合1智能電驅綜合效率達90.04%。
含金量之三,從高端豪華的極氪,到全面向寬的領克、面向大眾的銀河及中國星系列,四大主力品牌都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拿到了領先位置。
自2024年9月發布《臺州宣言》戰略以來,吉利汽車各個品牌加速整合進程,目前銀河、極氪、領克等已形成多品牌協同合力。其中,銀河品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銀河為自己正名,沖擊百萬目標
2024年累計銷量突破49萬輛,同比增長80%,遠高于行業平均34.5%的水平;截至2025年2月,銀河品牌累計銷量已超70萬輛。
報告期內,吉利銀河系列正式升級為吉利銀河品牌,也是吉利《臺州宣言》戰略調整的“重頭戲”。
銀河獨立,首先意味著資源優先級的提升,兩年前吉利銀河發布時,只是吉利品牌下的一個系列,有試水之意。如今銀河用銷量為自己“正名”,聚焦而來的是更大的勢能。
技術層面:包括神盾短刀電池、雷神EM-i超級電混、11合1智能電驅等在內的高價值三電技術已在銀河E5、銀河L7EM-i等最新車上應用;Flyme Auto已廣泛應用在銀河E5、吉利星愿等車型;千里浩瀚智駕首搭全新吉利銀河E8……
2024年10月,幾何并入吉利銀河,成為吉利銀河GEOME系列,打造精品新能源小車,定位精準,打造差異化優勢,銷量十分兇猛。今年2月,吉利星愿銷量2.85萬輛,位列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一名,超過比亞迪海鷗。
總之,找準定位的GEA架構新品全系熱銷,銀河E5 2025年1月排行純電緊湊型SUV銷量第一,銀河星艦7 EM-I 2025年1月排行全品牌插混車型銷量第一。
據吉利透露,銀河E5、星愿和星艦7這三款新能源產品,都是在當季度就實現了盈利。
截至目前,吉利銀河品牌的產品矩陣已經包含了精品GEOME系列、主流精品車系列、高端MPV系列,涵蓋了轎車、SUV、MPV、硬派越野等多種新能源車型。
2025年,吉利品牌全年銷量目標 200 萬輛,將推出 5 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及多款改款車型。 銀河也是產品出新的重頭戲。
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表示,今年定的目標是百萬銀河,“通過規?;?技術上的通用,以及技術的領先性給客戶帶來更高的價值感?!?/p>
新品勢能,除吉利銀河星耀 8 外,還將推出 2 款 SUV 和 2 款轎車,實現全面覆蓋 A0級 到 B+級的新能源產品矩陣。
下半年開始,銀河全新產品及改款產品,都將全系搭載不同層級的千里浩瀚智駕方案。一款搭載H7智駕的旗艦產品也將會推出來,擁有頂級算力的旗艦產品。
四季度,吉利銀河還將面對C端用戶推出第五代可醇、可電、可油的超醇電混產品,轎車和SUV雙車齊發。
而且銀河系列產品均為全球性的產品,銀河E5甚至是按照80多個國家甚至100個國家的標準同步開發的。
吉利品牌海外渠道布局目前也已經超過了80個國家,海外銷售及服務網點近900個,截至2024年底已經打造5家本地化海外工廠,基于銀河E5的純電汽車GEELY EX5已在海外多地上市。
國內渠道賦能方面,到今年年底,銀河雙網門店規模將達到1300家以上。
AI賦能,回歸「一個智駕」
2025年是“智能吉利2025”戰略的收官之年,最大的戰略變革是回歸「一個智駕」——千里浩瀚。
在《臺州宣言》指引下,吉利根據市場變化,重新梳理了智能化產品序列。基礎能力依然來自2021年開始打造的“一網三體系”。
千里浩瀚擁有行業最大的軟硬件帶寬,5大層級智駕方案,搭載在集團全系不同價位車型,推動智能駕駛的“油電平權”。
H1支持高速NOA和記憶泊車;H3最低支持通勤NOA;H5城區無圖NOA;H7支持VLM后續還將向VLA演進;H9具備全冗余、全備份的L3架構,支持高速場景下的L3,未來也為向城區L3演進留下足夠空間。
吉利銀河未來的全新產品都將搭載千里浩瀚智駕系統,吉利銀河E8、吉利銀河星耀8已經全系標配搭載了千里浩瀚H1。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中國星等燃油車的迭代,也將全面搭載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
得益于吉利的安全基因,“安全”成為貫穿千里浩瀚始終的主線,舉起“安全平權”的旗幟。
類似的整合還有很多,例如在智能座艙上的大整合。
智能座艙方面,吉利依托集團資源,與星紀魅族共同開發的Flyme Auto已成為搭載車型最多、覆蓋價格帶最廣的智能座艙操作系統之一,特點為車機端、手機端、云端的無感融合體驗。
目前上車量已超過60萬+,生態用戶數增速行業第一。
AI賦能方面,吉利采取全面擁抱的策略。
2021年,吉利在汽車行業最早部署AI技術。目前,星睿智算中心2.0綜合算力提升到了23.5EFLOPS,中國車企算力第一。
星睿AI大模型與階躍多模態大模型、DeepSeek等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場景生成與規劃能力、語音指令響應速度和用戶需求分析能力。
AI應用范圍也是無所不包:吉利自研的GEA智能新能源架構、雷神EM-i超級電混、星睿AI云動力、AI銀河精靈等;應用于架構、動力、底盤、座艙等智能汽車全域,研發、生產、售后服務等全鏈路。
結語
2025年,吉利汽車集團全年銷量目標271萬輛,新能源目標150萬輛,分品牌來看,吉利品牌200萬輛,極氪品牌32萬輛,領克品牌39萬輛。
目標的完成離不開海外市場。2025年1-2月吉利汽車海外出口銷量5萬輛,勢頭良好。
吉利的全球化戰略一直獨具特色,是產品、品牌、合作和投資多頭并進式發展。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國人皆知。
2024全年海外出口累計銷量41.5萬輛,同比增超57%,超額完成38萬輛的年度出口目標。
如今,國際化是當代車企的必修課,出海先鋒的吉利也在持續加碼。
2025年,吉利將增加300多個銷售及服務網點,預計到年底全球渠道網點將超越1100家,加速推進印尼越南、中亞等地KD本地化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極氪、領克將加強全球渠道建設協同,在歐洲以外新興市場,成立統一銷售公司,海外團隊也將深度整合,共享研發、渠道、營銷服務等,提升運營效率。
今年,吉利將加速全球化戰略布局:
在中東市場沖擊中國品牌第一,泛歐及東歐市場沖擊中國品牌前三,在亞太地區打造第二個10萬量級市場,在拉美、非洲市場重點布局新能源、燃油車改款產品。
總之,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是當代中國汽車跨越式發展的“三重奏”,內外兼修是課題,也是發展的動力源。
隨著全球化受阻、國內競爭持續上強度,粗放式增長已過時,如吉利這般強調資源的整合和協同,降本增效,握緊拳頭,將成為內外市場的主旋律之一。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新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