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文華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轉型往往與陣痛相伴而生。短期看,勢必影響公司的財務數據;但長遠看,成功轉型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強有力的增長動能。即使如亞馬遜、騰訊等國內外的頂尖公司,也莫不如此。
亞馬遜在2000年左右初期的轉型,曾因大規模投資于云計算和物流基礎設施而出現短期虧損。當時,市場對亞馬遜的未來充滿疑慮,但堅持長期主義的亞馬遜,在度過轉型陣痛后,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和電商平臺。
騰訊在2010年左右開始由傳統的社交和游戲業務向云計算、金融科技和內容生態轉型,與亞馬遜相似,此后的一段時間內,騰訊的業績也曾出現波動。但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騰訊成功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其云計算和金融科技業務如今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增長引擎。
在醫療領域,正處于轉型期的石藥創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諾威”),也面臨著這樣的局面。
3月21日,新諾威發布了2024年財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新諾威實現營業總收入19.81億元,歸母凈利潤5372.63萬元。兩項核心數據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
在「界面新聞·子彈財經」看來,新諾威當前的業績收縮,主要源于其在新技術和新市場的投入。
對照亞馬遜和騰訊的案例,可以看出,這種短期的收縮是企業轉型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此時,市場的關注焦點,理應聚焦在其長期戰略的執行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轉型業務的潛力上。
1、營收戰略性收縮之下,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新諾威的主營業務為生物制藥和功能食品及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生物制藥聚焦于ADC、mRNA疫苗以及抗體類藥物等前沿領域,目前已搭建了專業的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平臺;而作為最早的“主業”,新諾威的功能食品及原料包括咖啡因、維生素C含片等。
自去年1月并表巨石生物后,新諾威開始戰略轉型生物創新藥領域。而這,正是其業績短期內承受一定壓力的原因。加之去年底76億元并購石藥百克加速在創新藥領域轉型以后,外界對其后續的發展就更加關注。
這份業績收縮的財報如期而至。但一個積極的信號卻是,新諾威的盈利能力正在進入上升通道。
眾所周知,醫藥行業的研發投入具有顯著的滯后性,從研發到商業化往往需要數年時間。而此時,新諾威目前正處于研發成果逐步轉化為商業化產品的關鍵階段。
以PD-1單抗和生物類似物為例。PD-1單抗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核心產品,市場需求旺盛。新諾威旗下創新藥已于2024年獲批上市,這也將在未來對公司業績有所貢獻。
盡管新諾威的戰略重心正在向生物醫藥領域傾斜,但其傳統主業的表現依然穩健。財報的數據顯示,新諾威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在2024年出現企穩回升,咖啡因和維生素C含片等產品在市場需求回暖的背景下,銷售收入正逐步恢復。報告期內,該業務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5億元,仍維持著較好的盈利能力。
2、轉型業務重大突破,構筑核心競爭力
新諾威作為一家以創新驅動的醫藥企業,其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分為三個階段。
最初階段,主營業務集中在功能性食品及原料領域,核心產品包括咖啡因和維生素C片。咖啡因作為全球功能性飲料和藥品的重要原料,市場需求穩定且規模龐大。新諾威快速成為全球主要的咖啡因供應商之一;維C含片作為這一階段的另一款核心產品,因健康消費趨勢的興起也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此后,新諾威逐步將業務拓展至傳統醫藥領域,尤其是化學原料藥和制劑的生產與銷售。這一階段,新諾威重點布局了阿卡波糖等糖尿病治療藥物,并通過石藥圣雪等子公司進一步鞏固在傳統醫藥市場的地位。
近年來,新諾威開啟了第三階段,將戰略重心轉向生物創新藥領域。而這一轉型的標志性動作就是2023年1月與巨石生物的并表,以及2024年并購石藥百克。兩次重大資本運作,新諾威迅速搭建起全流程ADC(抗體偶聯藥物)、mRNA疫苗和抗體類藥物的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平臺。
2024年公司生物制藥收入8779.63萬元,同比增長153%。2024年6月,恩朗蘇拜單抗注射液(重組抗PD-1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獲批上市,2024年9月,注射用奧馬珠單抗(重組抗IgE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獲批上市,在兩個產品獲批上市后,市場開拓工作有序開展,快速進入商業化銷售階段,成為公司2024年生物制藥收入的新增長點。
在生物創新藥領域,新諾威聚焦于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全年投入研發費用8.4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5.44%。截至2025年2月共有8款ADC產品進入臨床試驗獲批情況。并且,兩個平臺有望孵化出重磅“炸彈”。
如依托于巨石生物特有的mRNA藥物開發平臺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加帽共轉錄生產mRNA通過一步純化即可高效快速地獲得mRNA原液,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易放大。
同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脂質體平臺技術及商業化生產經驗。依托mRNA 藥物開發平臺開發的度恩泰?是我國首個獲批的mRNA疫苗。此外,公司在研的治療性HPV、RSV、VZV的mRNA 疫苗也已經推進到臨床開發階段。
與此同時,在收購石藥百克后,后者的商業化將為新諾威的未來發展動力加碼。尤其是津優力,其盈利能力和影響力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公開資料顯示,津優力于2011年獲批上市,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該產品也是石藥百克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從市場的情況來看,其與齊魯制藥新瑞白和恒瑞醫藥艾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
另外,石藥百克GLP-1管線產品布局豐富,目前臨床III期階段的有TG103 注射液和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兩款產品,其中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的減重/糖尿病適應癥和TG103注射液減重適應癥預計從2026年后陸續獲批上市。
行業預估,在未來兩年間,新諾威的盈利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3、行業景氣指數提升,未來可期
如果說,傳統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是新諾威的“基本盤”,那么,生物醫藥則是其“創新盤”。
前者來看,維生素C含片、咖啡因原料目前均實現了穩步增長。石藥圣雪阿卡波糖承諾2024年凈利潤1.02億元,預計2025—2026年將保持穩定增長。
更為關鍵的是,新諾威目前的核心聚焦的生物醫藥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未來空間巨大。
近年來,國家對生物醫療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發,推動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制品的國產化替代。此外,醫保政策的優化和藥品審批制度的改革,也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4000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80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生物醫藥行業的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新諾威通過布局ADC、mRNA疫苗和抗體類藥物等前沿領域,已在這一高速增長的市場中占據重要席位。
主業的企穩回升和生物醫藥業務逐步商業化,新諾威的內在價值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未來,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豐富的產品管線及政策紅利的支持,新諾威有望在生物醫藥領域實現突破性增長。正如亞馬遜和騰訊在轉型初期的經歷所示,短期的陣痛是長期成功的必經階段。從這個角度看,新諾威的未來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