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萬凍結資金面臨流失
火速奔赴現場卻只能劃扣30萬?
5天
從賬戶僅余30萬可供執行財產
到1200萬標的全額查控到位
發生了什么?
事情還要從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說起。
某混凝土公司與某建設公司曾保持不錯的合作關系,但隨著市場變化和經營不善等影響,建設公司拖欠下的工程款、欠款利息等越來越多。
一邊是工程款難以及時收回,一邊是工人工資需要按時發放,無奈之下,混凝土公司一紙訴狀將建設公司告上肇慶四會法院。
然而,當案件轉入執行階段時卻因一個“粗心”突發險情。
2024年9月,執行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查控過程中發現,原本通過財產保全凍結的260萬資金,因申請人疏忽未及時申請續凍,面臨全面流失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查控系統錄入的信息流轉到金融機構需要時間,短期內無法實施網絡凍結,情況十分緊急。了解現狀后,執行法官張展豪當機立斷,迅速制定了應急方案。
“阿全,你要緊盯查封系統,一旦信息流轉成功,第一時間手動發起網絡凍結。”
“阿濠,你馬上聯系銀行說明情況,我們立刻前往現場扣劃,請求他們務必等辦完扣劃再下班?!?/p>
當天下午六點,執行干警們趕到陽江某銀行查詢后獲悉,260萬元資金仍在賬戶里未被劃走,這讓眾人一路上繃得緊緊的心弦,稍微舒展了些。
然而,就在大家剛松一口氣時,銀行方又告知新情況: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33條規定,260萬元資金中僅有30萬元普通賬戶資金可以扣劃,另外230萬元因屬于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資金,在無法確認工程是否完工、專用賬戶是否解禁的情況下,依法不得被查封、凍結或劃撥。
這頓時讓執行干警們犯了難,30萬與近1200萬的申請執行金額相比,相差近40倍,差距懸殊之大非企業經營能承受之重。再者,若收不回賬款,公司經營必然遭受影響,而工人們的工資發放和生活保障也將成為難題。
但被執行人建設公司的賬戶被凍結了260萬元,且在保全到期后沒有第一時間將其轉走,難道還有其他資金存在,才這么不緊不慢?
仔細梳理后,執行干警們在系統查控中發現,建設公司竟在全省各地開設了210多個銀行賬戶。
“查!多查一個賬戶,就多一分希望!”
凌晨一點的辦公室燈火通明。經過緊張排查,執行干警們鎖定了7個有資金流轉的賬戶,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線上系統無法顯示這些賬戶是否屬于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必須前往銀行現場終端查詢才能確認。這意味著,7個賬戶能否凍結或劃扣仍是個未知數,干警們須得準備前往銀行逐一核實。
協商之后,執行團隊決定兵分多路,奔赴現場。
顧不上多休息的執行干警小吳在第二天一早就趕到了某銀行。不多久,他在一個看似正常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上發現了異樣。
“該賬戶備注的項目是在2018年之前動工的,過去這么多年,還留存著380多萬元,實在可疑?!彪S即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去賬戶備注項目現場進行走訪調查,并向項目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核實項目進展、農民工工資發放等情況。
執行干警到建設項目所在地現場勘察
仔細查閱該項目信息后發現,該項目早已完工,且不存在任何工資拖欠的情況。這一發現表明,建設公司很有可能是在借用本應依法注銷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來隱匿財產,企圖以此規避執行。
摸清對抗執行的“套路”后,執行干警們緊接著趕赴8個部門,多次往返銀行調查取證。
連續5天晝夜不停的追蹤,干警們最終鎖定了3個“偽裝”賬戶,里面的資金足以全額兌付本次執行款!
3個月后,隨著最后一筆180萬元匯入法院賬戶,近1200萬元執行款全部執行到位。
“最近公司發展還好嗎?工人都拿到工資了吧?”
“拿到了,都拿到啦!多虧你們幫忙拿回了‘救命錢’,公司最近又忙活起來啦?!贝号ㄩ_之際,混凝土公司負責人專程來到法院,將一面錦旗鄭重地交到張展豪法官手中,激動地握著法官的手連聲道謝。
看著企業重獲生機,工人們順利領到工資,干警們那些執行路上的一波三折和膽戰心驚,都在一聲聲真摯的感謝中化作了欣慰。
深化執行規范化建設,踐行“如我在執”理念,以高質量司法服務為民企“撐好腰”“鼓足勁”。2024年以來,四會法院共執結涉企案件1197件,為企業追回損失8.74億元,同比增長16%和31%。
來源:肇慶中院 四會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何雪娜
采寫:徐錦斌 黃祝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