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因果力量的類型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以物理和化學性質的非智能因果關系為主。第二階段由智能負反饋因果關系驅動。在最近由人類主導的階段,正反饋因果關系、特殊性(ad-hoc)因果關系和串聯性(looping)因果關系變得越來越重要,并且這些因果關系高度密集的集中在地球因果關系發展史的最末端,構成了“末稍重”現象。同時,這些因果關系對人類及地球產生的影響又受到另外一個因果關系的調節:社會權力分布越不均衡,這些因果關系對人類及地球產生的影響就越大。我們將這一系列因果關系特性統稱為“人類性”。本報告強調這些因果關系的產生在地球因果關系類型發展史中具有“前定性”(teleological),構成了人類無法規避的生存條件(human conditions)。
本報告分享這一具有革命性理論的靈感來源,探討為什么人類創造的各種負反饋機制不足以抵消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強調任何關于行星形而上學的富有成效的推測都必須以人類本性的這些本體論面相作為基礎,并探討在無法改變這些條件的前提下,確立一個可持續的人類社會的可能性。
主講嘉賓
趙鼎新
浙江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長
芝加哥大學 Max Palevsky 榮休講席教授
研究領域包括歷史社會學、社會運動和社會科學方法。中文專著有《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東周戰爭和儒法國家的形成》《民主的限制》《合法性的政治》《什么是社會學》以及《國家、戰爭與歷史發展:前現代中西模式的比較》。英文專著Power of Tiananmen 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并獲得美國社會學學會2001年度亞洲研究最佳書籍獎以及2002年度集體行動和社會運動研究最佳書籍獎。英文專著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于2015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獲美國社會學學會2016年度政治社會學研究最佳書籍獎。
主持嘉賓
白書農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榮休教授
2020—2021年度博古睿學者
在40多年職業生涯中,主要進行植物發育生物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在對植物發育現象的研究、思考,以及與研究生、本科生共事的教學過程中,他還對生命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和生命科學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等問題進行過長期的思考。這些思考的部分內容在近期出版的《十的九次方年的生命》和《生命的邏輯——整合子生命觀概論》兩書中與讀者分享。目前在北京大學暑假學期開設《生命的邏輯》課程。
2025/3/27 星期四
13:30-16:00 (北京時間)
北京大學燕南園54號院
語言:中文
講座地點位于北京大學校內
需要您自行預約入校
報名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