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等4部門日前印發《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要求積極推動藥品全品種生產流通使用過程追溯和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場景應用,并逐步實現全部醫藥機構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全覆蓋。通知明確,7月1日起,銷售環節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都要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
藥品追溯碼就是每盒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具有唯一性。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復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
掃碼有何用?
專家介紹,“賣藥必掃碼”,醫保部門“依碼結算”,若未掃碼或者出現重復掃碼,醫保基金將拒付,且追究相關責任,以此提升藥品監管效能;“買藥可驗碼”,通過掃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不僅讓群眾購藥更放心,還可推動其共同參與藥品安全管理,維護用藥安全,守護醫保基金安全。
根據通知,醫保定點醫藥機構要準確采集、核驗藥品追溯碼并上傳至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藥品追溯系統。零售藥店要在顧客購藥小票上顯示藥品追溯碼信息。工傷保險醫療服務協議機構、工傷康復協議機構要加快推進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
通知明確5方面重點工作:強化賦碼,確保準確規范;強化采集,確保應掃盡掃;強化應用,確保帶碼管理;強化服務,確保安全便捷;強化管理,確保精準高效。在強化應用方面,通知明確,提升藥品追溯碼在醫保目錄談判、商保目錄制定、省級醫藥集中采購平臺掛網、集中帶量采購等方面的應用。
國家醫保局將依托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建設藥品追溯信息采集和查詢功能,建立藥品追溯碼、商品碼與醫保藥品編碼的三碼關系映射庫,藥品各級銷售包裝單元的包裝級聯映射庫、各類追溯碼的追溯碼規則庫,并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例如,為購藥參保人提供藥品追溯信息查詢渠道,快速查詢藥品生產、零售、使用等信息。
超90萬家醫藥機構接入醫保藥品耗材追溯平臺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應用平臺已接入90多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接入率超過95%。醫保部門可實現藥品生產流通全程監管,防止倒賣藥品、盜刷醫保卡等欺詐騙保行為,確保藥品質量和醫保基金安全。
截至3月20日,已有超350家藥耗生產、流通企業對接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應用平臺,上傳及下載本企業產品的追溯信息,同時有近8000家藥耗生產、流通企業咨詢追溯信息上傳查詢相關情況,并積極籌備對接上傳工作。
近日,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鼓勵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產企業在銷售藥品時,將各級銷售包裝單元藥品追溯信息上傳至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
有企業表示,預計在全渠道數據上傳完整的情況下,可節省公司20%以上的渠道管理成本,提升30%以上的運行效率;也有企業表示,醫保追溯平臺能夠助力流通企業精準定位問題藥品流向,協助快速召回并控制風險,筑牢用藥安全防線。
據悉,后續國家醫保局將繼續加大后臺跟進力度,及時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助力企業順利上傳、下載追溯信息,攜手共建“生產可監控、流通可追蹤、銷售可溯源”的醫藥新生態。
來源 | 整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
編輯 | 崔秀娟 吳晗瀟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