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愛范兒迎來一位重量級訪客——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 Bob Borchers。
這位參與初代 iPhone 研發的蘋果元老,擁有斯坦福大學的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出演過初代 iPhone 官方教學視頻,在硬件整合、軟件生態構建和市場營銷策略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站在廣州海珠區 T.I.T 創意園的紅磚路上,Bob Borchers 輕觸著 1956 年紡織機械廠遺留的鼓風機。一如蘋果英國總部所在的巴特西發電站,愛范兒所在的 T.I.T 創意園,既是城市工業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數字時代的創新策源地。
30 年前我來過廣州,但眼前的創造力超乎想象。
當 Bob 得知愛范兒和微信比鄰而居時,他笑著掏出手機拍下這「科技和人文的交叉路口」。
步入愛范兒三棟辦公樓構成的辦公群落,Bob 被琳瑯滿目的蘋果生態所吸引。打開 AirDrop,20 多臺 Mac 瞬間浮現。
愛范兒每一位入職員工都標配 Mac。我們的交互式圖文、制糖工廠的產品設計都出自于 Mac。
愛范兒創始人 Wilson 說。
得知團隊涵蓋導演、機械、化學、藝術等跨學科人才,Bob 頻頻點頭:
科技本就應該打破邊界,擰成一股繩(Technology needs to be integrated all together.)
作為一家數字潮牌,我們也為 Bob 展示了一些「不務正業」的東西:
在愛范兒明日實驗室,我們展示了《明日產品年鑒》,這本精致的小冊子記錄著愛范兒對每一年「明日產品」的選擇,我們希望它在若干年后能成為科技史的草稿。
Bob 很喜歡這本散著墨香的 catalog,他指著 AirPods Pro 助聽器更新的一頁,說他很喜歡這個功能。
他還驚訝地發現了初代 iPhone,并小心翼翼地拿起來它,用衣角將屏幕擦拭干凈。
當我們提出能否留下簽名時,他說用只能簽在邊上:
它的(背后)太美了,不能破壞。
在特別準備的體驗環節,Bob Borchers 戴上 AirPods Max,聆聽了愛范兒「數字國粹」單曲《口技:三聲萬物》,驚艷的音效令他眉飛色舞。
作為愛范兒的實驗性作品,《口技:三聲萬物》把中國傳統非遺口技與蘋果空間音頻技術結合,還原出百鳥爭鳴、風雨交加的自然聲場。
這波文化輸出直接沖上 Apple Music 首頁,經過新華社、China Daily、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作品被傳播至全球超過 165 個國家和地區。
在制糖工廠展區,Bob Borchers 快速掌握了「貼貼線」的磁吸收納技巧,更對「AI 小電拼」的 App 功率調節功能眼前一亮,他說這很符合蘋果軟硬結合 Holistic 的方式。
對于制糖工廠在環保實踐的創新,Bob 豎起了大拇指——此前,我們在中國多個高校發起了免費「以舊換新」的活動,憑任意廢棄數據線即可免費兌換貼貼線,并將回收的數據線改造成藝術飾品,將可持續性轉化為創造力的延伸。
Bob 還探訪了愛范兒的線下社區空間——未來社 House。這座形如橙色糖果盒的建筑,集合咖啡館、美術館與露天劇場,曾舉辦「Shot on iPhone」街頭拓印影展等活動。
就像 Apple Store 不僅是零售空間,更是靈感樞紐,
愛范兒創始人 Wilson 說,
我們認為任何可以交流的載體都是媒體,社區本身就是內容的生產者與傳播者。
在未來社 House 二樓的天臺美術館,Bob Borchers 還與愛范兒首席內容官何宗丞圍繞 Mac 展開了一場對話。Bob Borchers 提到,自己在廣州與大家探討 AI 應用場景時,著實被震撼到了:
人們正在發掘整個 Mac 產品線的驚人潛力,你可以在 M3 Ultra 上本地運行最大的模型,或者也可以使用 MacBook Air 進行 AI 任務。所以,Mac 真的是 AI 的最佳平臺。
早在 40 年前,喬布斯曾把計算機比作一輛「思維的自行車」,Bob 說這個比喻依然成立——技術應如自行車般拓展創造力邊界。Mac 的使命始終如一:打造最佳工具,讓創造者塑造未來。正如自行車延伸出行范圍,技術應該放大人類潛能。
(完整視頻訪談將在本周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