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果”
ZJUSOM
近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其中,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周偉華教授、宋昊天特聘副研究員攜手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專家團隊共同完成的“面向智慧物流系統的智能學習與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名單截圖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是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起設立、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先生命名的獎項,旨在表彰在人工智能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和項目,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代表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征。該獎項自2011年創立以來每年評選一次,獎項包括科技成就獎、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等。
此次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中的“科技進步獎”,意味著周偉華及菜鳥團隊在人工智能科學技術應用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獲得了行業專家的一致認可。
學者簡介
周偉華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數據科學與管理工程學系教授,浙江大學數據分析和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
宋昊天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服務科學與運營管理學系特聘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平臺運營管理、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創新。
事實上,他們的項目不僅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上的進步,還在技術轉化與應用方面表現卓越,已取得數十億經濟效益,大大助力了實體行業的數智化轉型。
本期【成果】專題,一起來看周偉華及菜鳥團隊此次獲獎的項目,在提升我國數智物流競爭力方面做出了哪些突出貢獻。
01
他們攜手解決現實難題,
取得數智物流管理技術上的多項突破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1秒鐘平均可以產生5400多件快遞,1天的最高日處理快件量高達7.29億件;1年的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2024年),已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
圖片來源:CCTV13-新聞
如此大的快遞業務量,意味著必須擁有與之相匹配的強大物流系統,然而現實卻是,我國在物流尤其是跨境物流與交通管理方面的數智化水平較低,導致物流運轉效率相對低下,亟需進行面向物流領域的數智管理技術攻關,以提升我國物流管理數智化水平。
物流業猶如實體經濟的血脈,是助生產、促消費、暢循環的現代先導性產業。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強化物流數字化科技賦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也指出,要“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應用”。
為服務國家戰略之需,2017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周偉華教授、宋昊天特聘副研究員攜手長期合作的菜鳥供應鏈管理專家團隊,共同圍繞當前我國物流管理存在的現實難題開展數智技術攻堅與應用研究,最終成功研發出擁有工業級全自主知識產權、面向物流網絡的智能學習及調控系統(Intelligent Learm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Logistics Networks),并在關鍵技術與系統上持續創新,取得了諸多重要突破。
圖片來源:菜鳥官方網站
“當前,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在全球物流中的深入應用,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現實挑戰:一是物流海量異構多源數據的知識化與模型化表征不足,無法形成有效計算;二是物流各鏈路節點預測與決策技術難度較大;三是物流運營缺乏有效的數智化管理手段,物流AI缺乏開源社區建設及產學研的有效發展。”
項目團隊表示,我們的工作正是針對這些現實挑戰,面向智慧物流系統的智能學習與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而開展,最終有效解決上述挑戰,具體取得了以下突破:
重要突破一
在物流領域多模態預訓練的數據與知識模型化表示方面,突破了在物流異構多元場景下各類表征、信息挖掘及推理挑戰,相對業界先進方法,在地址類任務上準確率提升10%,60%物流網絡規劃由AI取代人類專家,且每秒提供10萬次地理任務處理。
重要突破二
在物流長鏈路的時空預測與優化決策技術方面,有效解決了物流配送與交通場景高精度、細粒度的決策挑戰,首創的預測方法準確度比業界先進方法均有超15%提升;在深度強化學習、預測決策一體化上的技術突破,打破了大規模車輛路徑規劃方面的36項世界紀錄。
重要突破三
在物流數智管理與物流AI開源社區方面,有效解決了物流配送中的異常歸因,提出了大數據檢索架構融合因果學習與推斷的技術。量化推斷準度相比業界方法提升10%,形成了一系列數據驅動的物流與商流一體化場景,并實現模塊開源,大大推動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深化應用。
02
項目成果已實現規模化應用落地,
取得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該項目在計算機頂會和管理科學頂刊上發表論文33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2個,物流行業一等獎3項,入圍2021FranzEdelman杰出成就獎、世界人工智能大會SAIL獎Top30。在歐洲研究機構 SINTEF 管理榜單上,取得34個VRPTW和2個 PDVRPTW 實例已知最優解。
同時,項目成果取得了相關技術鑒定委員會專家們的高度肯定,他們一致認為,“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基于AOI(Area-0f-Interest)的預測決策技術和在線指派決策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該項目成果目前已在中國倉配與快遞、跨境物流、城市與鄉村物流等多元場景下實現了規模化應用落地,取得了 17.4 億元的顯著經濟效益。同時,項目團隊基于研究成果面向飛鶴乳業等智能制造企業服務,樹立實體行業數智化轉型標桿,同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圖片來源:菜鳥官方網站
作為經濟的“經脈”,現代物流支撐著社會的商業與民生供給等,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現代物流發展,多次對現代物流地位、作用、創新、轉型、服務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
而建設面向智慧物流系統的智能學習與調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對推進物流產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該項目不僅推動了實體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也大大提升了我國在數智物流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圖片來源:菜鳥官方網站
“當前人類面臨的很多現實挑戰都需要多學科聯合攻關,此次項目的順利完成,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結果。未來,我們還繼續攜手菜鳥等數智物流領域的優秀企業,以‘科技+管理’的合力解難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企業實際需要,推動中國數智物流飛速發展。”周偉華說。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諸多新挑戰與新機遇并存,亟需管理學者們“走出去”,開展商學與工程、科學、技術的交叉融合研究。
近年來,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提出并落實“學科交叉BEST戰略”,高質量建設“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鼓勵學者們基于學科優勢,攜手不同學科、不同行業領域的專家們開展服務國家戰略所需的產學研合作。
他們聚焦國家需求場景下的數智創新、智能組織、數智決策、智能財務、數字健康管理、智慧服務、數智運營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取得了諸多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性成果。面向未來,他們仍將奮斗在以學科交叉研究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之路上!
編輯排版:段婷
審核:佟慶、周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