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路透社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波蘭總統杜達近日要求美國將核武器部署至波蘭領土,作為對俄羅斯的遏制手段。《金融時報》的報道稱,杜達近日已與美國政府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就此進行了討論。
波蘭這個態度意味著他們可能正在申請成為北約“共享核武器(Nuclear sharing)”計劃成員。共享核武器是冷戰時期美國提出一項政策,旨在為盟友提供所謂的“核保護傘”,提高北約戰略威懾能力,矛頭直指蘇聯。這個政策是在北約成員部署美國核武器,一旦成員受到核攻擊,可使用這些核武器進行核反擊。這些核武器可以由美國或者北約成員作戰飛機或者其他武器投放,不過指揮控制、技術支持、后勤保障等由美國負責。
波蘭總統杜達(資料圖)
別看杜達喊得挺響亮,但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不會買賬。原因很簡單:眼下特朗普最想做的就是盡快結束俄烏沖突,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亞太地區對付中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已經不惜出賣烏克蘭的利益,向澤連斯基施壓要求簽署和平協議。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怎么可能還會去趟波蘭這趟渾水?更何況,現在美俄關系剛剛出現了一些緩和的跡象,外長會談、領導人通話都表明雙方正在努力修復關系。如果這時候真的在波蘭境內部署核武器,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瞬間就會崩塌。
有意思的是,這個波蘭總統親自提出的請求,卻被美國的副總統給直截了當的拒絕了。3月14日,福克斯新聞對萬斯進行采訪時,專門詢問了他如何看待波蘭要求美國在該國部署核武器。事實證明,這位在慕安會上點名批評歐洲國家的副總統,并不是一個不學無術只會吹捧特朗普的草包,是真的有腦子的,只是價值觀和歐洲國家不同而已:“我并沒有和總統討論過這件事,假如,他真的支持往歐洲東部部署核武器的話,我想我會感到很震驚。畢竟,這關乎人類文明的未來。”
波蘭總統杜達(資料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發表電視講話時稱“俄羅斯已成為法國和歐洲的威脅”,同時他已決定就法國向歐洲盟國提供“核保護傘”的問題展開戰略討論。據俄羅斯塔斯社、英國天空新聞網等媒體報道,克里姆林宮及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分別對馬克龍的言論作出回應。塔斯社稱,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在回應該媒體提問時表示,馬克龍的講話“極具對抗性”,這表明法國更關注沖突而非和平。
事實上,從俄烏沖突爆發開始,歐洲就有計劃向烏克蘭派出援兵,然而歐洲擔心此舉會激怒俄羅斯,因此并沒有光明正大地向烏克蘭派兵,只是暗中派出了一些雇傭兵而已。
無論如何,眼下的俄烏沖突只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就算歐盟全部都支持烏克蘭,可也不能光明正大地派兵支援。
一旦真派兵參戰,那就是俄羅斯與北約或者與歐盟之間的沖突了,雙方誰都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和后果。
馬克龍(資料圖)
彭博社當地時間1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官員已告知歐洲官員,鑒于俄羅斯希望通過協議換取歐盟解除對其制裁,歐盟將參與所有俄烏和平談判。報道稱,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最近向歐洲傳遞的信息是,當務之急是停止沖突,然后再討論烏克蘭的潛在安全安排等問題。彭博社表示,歐洲國家一直擔心美國會在沒有歐洲領導人參與的情況下與俄羅斯達成協議,而此次接觸可能會給歐洲帶來一定程度的“安慰”。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與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前幾天舉行會晤,會后發表了一份公報,表示意大利和丹麥兩國支持將北約的集體防御延伸至烏克蘭。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意大利和丹麥認為北約章程第五條內容適用于烏克蘭。這個條款是針對北約某個或多個成員遭到武裝襲擊,則將被視為針對所有盟友的攻擊,這樣所有北約成員就將使用武力來保護并反擊。如果其他歐洲國家都像意大利丹麥這么說的話,那俄烏和談就更難推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