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票選為世上最丑動物的水滴魚(Blobfish),近日在新西蘭舉辦的年度魚類選舉中以1286票遠超于第二名的近300票,脫穎而出,成功擊敗其他魚類奪得冠軍。選丑大賽其實背后另有暖心故事?水滴魚的丑身不由己?
世界最丑動物大翻身?水滴魚人氣拋離其他魚類
根據外媒《The Daily Guardian》3月18日的報道,該比賽由環保組織「山海保育信托基金」(Mountains to Sea Conservation Trust)舉辦,今年共有5583 人投票,其中水滴魚獲得1286票,遠超第二名的大西洋胸棘鯛(Orange Roughy)約300 票。該比賽還包括長鰭鰻、鯨鯊、大肚海馬、大白鯊、燈籠魚、姥鯊和藍鱈等物種。
水滴魚的勝出除了本身獨特的形象外,也得到了當地電臺主持人的支持。紐西蘭廣播電臺More FM的主持人Sarah Gandy和Paul Flynn曾在節目中鼓勵聽眾投票支持水滴魚,并表示:水滴魚一直在海底默默等待被看見,它被嘲笑了一輩子,現在是時候讓它站上舞臺,迎接屬于它的榮耀時刻。
丑其實身不由及?水滴魚大揭秘
水滴魚本名為軟隱棘杜父魚,因其喪氣外表又稱憂傷魚,是一種棲息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附近,水深600至1200米處的深海魚。
生長在深海的水滴魚,必須承受比我們大100倍以上的水壓。為了適應環境,它們的骨頭很軟,而且只有少量肌肉。當水滴魚被托網捕獲到水面時,快速減少的水壓會使其身體膨脹;而它凝膠狀的組織,則會因無法保持原本的結構而塌陷,變成我們大眾印象中扁塌的樣子,因此獲得世上最丑動物的稱號。但其實在原本的深海環境中,水滴魚的外觀其實更接近一般魚類。
就像許多深海魚一樣,水滴魚沒有魚鰾這類可以控制浮力的氣囊式器官,如果它們想要自由地在海床移動,就得仰賴密度小于水的膠狀脂肪體。換句話說,水滴魚就像浮在水中的油,它們并不主動捕食,而是在深海中隨波逐流,吃下漂到嘴邊的各種東西。
選丑大賽竟有暖心故事?創辦人:不要只關注有魅力的物種
英國丑陋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同時也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生物學家的Simon Watt在2013年舉辦選丑大賽時表示,希望這個比賽能替這些面臨生存威脅,長相奇怪的動物吸引更多關注。
傳統的保育策略其實非常的人類中心主義。他表示,我們選擇保護那些符合大眾審美的動物,通常是因為他們長得比較可愛,如果物種絕種造成的威脅真的如此可怕,那么只關注有魅力的大型哺乳動物將會模糊焦點。 Simon Watt強調,希望借選丑大賽,能帶給被忽略的物種保育一線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