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莫斯科時報》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一項新法令,要求在俄羅斯和烏東俄控區“沒有合法依據”的烏克蘭公民,在2025年9月10日前離開俄羅斯,或解決自己的法律地位。
【俄羅斯總統普京】
前一項很好理解,就是要求在俄羅斯的烏克蘭人盡快離境。后一項則是在暗示,如果有烏克蘭人不想離開俄羅斯,那他們可以選擇修改國籍成為俄羅斯人,拿俄羅斯的護照。
這說明俄羅斯已經開始在為解決一系列戰后問題布局了。因為盡管早在2022年,普京就通過地區公投方式將東烏四州劃歸俄羅斯領土,并在憲法確立了東烏四州的合法性。但這并不意味著那些在東烏四州的烏克蘭人就都變成了俄羅斯人。
當地人仍然需要走法律程序修改自己的國籍,領取新的護照。而如果有人到現在還沒有走這個流程,那么他就屬于普京所說的“沒有合法依據”的烏克蘭公民。
【莫斯科時報報道】
這個問題在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尤為明顯,這里的人不像盧甘斯克、頓涅茨克那樣敵視基輔政府,此前也沒有經歷長達8年的內戰。大多數人都是在特別軍事行動爆發后,莫名其妙地被卷到了漩渦中心。
公投結果代表的是整個地區的政治傾向,具體到個人愿不愿意歸順俄羅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么普京為什么不早一點簽署法令,要求這些處于灰色地帶的人群盡快決定自己的立場呢?
因為直到特朗普上臺前,俄烏沖突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沒人能保證俄羅斯能贏,也沒人能保證北約不會直接下場,軍事干涉前線戰局。
【公投活動上的盧甘斯克民眾】
這些不確定性因素,不僅會影響俄羅斯在靠近前線的東烏地區推行各種政策的效率,也會動搖東烏地區的民心。大多數人的心態仍然以觀望為主,自己的立場會怎么變,完全取決于俄烏雙方哪一邊的贏面更大。
因此,在俄羅斯沒能鎖定勝局之前,就算普京簽了這類法令,在很多人眼里也不過是一張廢紙。畢竟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就一直在控制區推進更換國籍和護照的工作,但到了2024年,仍然只有320萬烏東居民換了俄羅斯護照。
要知道整個烏東四州人口超過1000萬,即便考慮到戰爭導致的人口流失以及烏軍控制區內的人口,把這個數字打個對折,當地至少還有500萬人。這一工作的推進難度有多大,從這些數據中就可見一斑。
【烏東四州戰前擁有上千萬人口】
如今局面不一樣了,美俄第二輪元首談話已經結束,雙方約定將于24日在沙特首都舉行新一輪談判。雖然烏克蘭和歐洲各國還對停火抱有抵觸心態,但特朗普上臺后導致的美國立場轉變,已經開始讓俄烏局勢往對普京有利的方向快速前進。
與此同時,隨著俄軍進一步掌握戰場主動權,他們在前線的推進速度大幅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美俄談判本身難以取得什么實質性成果,俄烏沖突也是大局已定。
普京現在有充足的理由,去說服占領區的烏克蘭民眾做出立場抉擇。為后續開發烏東地區,奠定社會基礎。
【美俄兩國在沙特舉行會談】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簽署的這一法令還有盡可能消除占領區內不穩定因素的效果。因為就算在美國的施壓下,澤連斯基最后選擇了接受停火倡議,正式結束俄烏沖突。戰后的烏克蘭也不太可能偃旗息鼓,對俄羅斯不管不問。
屆時,俄烏雙方的關系更有可能像冷戰時期的東西德一樣,互相敵對,但又會避免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對抗模式將以各種特工、間諜的滲透破壞為主。
此時,如果俄羅斯占領區內還有大量對烏克蘭抱有期待的人群,那么這些人就能夠為烏克蘭的滲透破壞行動提供社會掩護。
【俄羅斯為烏克蘭民眾更換護照】
所以與其到時候面對這些問題時束手束腳,不如借著強制更換占領區民眾國籍的機會,給這些有抵觸心理的人一個離開俄控區的選擇。
至于那些有抵觸心理,但又因為各種理由沒辦法離開俄羅斯的人。俄羅斯情報組織也可以在之后對其進行重點監控,確保其在被烏克蘭方面利用后,不會造成更大規模的損失。
此外,這一法令也相當于一份針對澤連斯基的打擊,迫使他放棄把俄占區要回去的想法。
如果說普京在2022年把東烏四州寫入憲法,是在法理層面上確立了俄羅斯對東烏四州的主權。那么普京現在做的事,就是在社會層面、民心層面上,讓當地民眾對俄羅斯產生歸屬感。
時間一長,就算澤連斯基還掌握俄占區領土的法理宣稱,當地民眾還愿不愿意做烏克蘭人也是一個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