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 年,青海地區發動叛亂,蒙古首領羅卜藏丹津企圖割據青海,雍正帝得知后龍顏大怒,派遣欽差大臣前去談判。
誰料叛軍早已被野心蒙蔽心智,全然不顧后果,將欽差大臣扣留并殘忍殺害。
雍正帝迅速做出部署,授命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前往平叛,年羹堯根據當地地形等情況,放棄常規的作戰手段,運籌帷幄,采取一系列戰略戰術,迅速穩定了青海局勢。
若非年羹堯的堅持,70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如今就不會納入大清的版圖。
年羹堯究竟是如何平定青海叛亂的?他又做了怎樣的堅持?
青海叛亂的背景
在清朝雍正年間,雖然中國處在相對穩定的格局之下,但是在西部邊境地區,卻暗藏洶涌,局勢極為復雜。
尤其是青海地區,碩特蒙古作為這里的一支部落,長久以來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勢力盤根錯節的分布在每一處角落。
早年間,其首領顧實汗憑借卓越的領導才能,率部在青海站穩腳跟,勢力不斷拓展,在康熙時期,西藏地區發生叛亂,康熙帝為維護邊疆穩定,毅然決定出兵進藏,一番浴血奮戰之后,成功驅逐準噶爾部。
在出兵西藏過程中,清軍曾在青海地區停留,并有意使這里的部落首領歸順大清,但是這些部落又怎甘心在清軍的統治之下。
清軍的行為打破了青海地區原有的勢力平衡,也為日后的動蕩埋下伏筆。
此時,青海和碩特蒙古的首領為羅卜藏丹津,他曾野心勃勃地期望能夠統治整個青海,但是清軍的存在阻礙了他的計劃,他的內心充滿著憤懣與不滿。
1723年,羅卜藏丹津瞅準時機,趁駐西寧的撫遠大將軍允禮回京之際,悍然發動叛亂。
當時的西寧城防力量相對薄弱,羅卜藏丹津以雷霆之勢,迅速召集各部落首領,舉行所謂的“會盟”。
然后要求各部落放棄清政府賜予的封爵,重新占領青海,由于清軍的力量較薄弱,兵敗如山倒,無奈之下只能撤退,羅卜藏丹津順利占領西寧。
雍正帝知道青海發生叛亂后,當機立斷,派遣兵部侍郎常壽前往叛軍營地,試圖勸阻羅卜藏丹津,令其懸崖勒馬,收兵止戰。
常壽懷揣著皇帝的旨意,踏入叛軍虎穴,卻沒想到羅卜藏丹津早已被野心蒙蔽了心智,全然不顧朝廷尊嚴,竟將常壽扣留,公然與清廷決裂。
之后,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之勢如燎原之火,迅速彌漫整個青海,就連青海塔爾寺大喇嘛也被羅卜藏丹津蠱惑,投身叛軍陣營。
他還憑借著宗教的影響力,煽動起20萬信徒,四處發動戰爭,西寧周邊地區陷入一片火海,民眾流離失所,哭喊聲震天。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雍正帝迅速做出戰略部署,將平叛的重任托付給年羹堯,并授予他為撫遠大將軍。
年羹堯出身翰林院,能進入這里的都是才華出眾之人,尤其是年羹堯的軍事才能極為卓越,他不僅熟悉兵法,善于運用各種戰術策略,還具備出色的指揮能力和領導才能。
在之前多次戰役中曾立下赫赫戰功,年羹堯接到命令后,第一時間率軍奔赴青海。
平定青海乾坤
年羹堯到任后,并沒有急于發動進攻,而是先對青海的地理環境和叛軍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偵察和分析。
這片地形復雜惡劣,給清軍的作戰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年羹堯深知,欲破強敵,必先穩固根基,下令清軍全力肅清西寧附近的叛敵。
與此同時,年羹堯高瞻遠矚,全面規劃平叛作戰藍圖,一方面派遣精銳部隊嚴守要道,截斷叛軍入藏之路,絕不讓其進入西藏,防止叛亂勢力連成一片,形成更大的威脅。
另一方面,年羹堯積極籌備物資,整訓軍隊,提升清軍戰斗力,等待最佳戰機。
一切準備就緒后,年羹堯將軍隊兵分三路,先后在多地與叛軍展開激戰,憑借其出色的指揮,屢次擊敗叛軍,西寧附近的形勢基本穩定下來,為下一步大規模進剿奠定了基礎。
雍正帝為進一步增強平叛力量,授四川提督岳鐘琪為奮威將軍,助力年羹堯進一步發起進攻。
而在叛軍方面,羅卜藏丹津深知清軍的強大,他充分利用青海的地理優勢,將叛軍分散部署在各個險要之地,企圖憑借地形來阻擋清軍的進攻,他還積極與當地的一些部落和宗教勢力勾結,使清軍難以迅速推進。
在年羹堯的深思熟慮下,他決定采取分兵合圍的戰術,逐步壓縮叛軍的活動空間,將其主力逼至一個狹小的區域,然后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殲滅。
他先是命令岳鐘琪率領精銳部隊,北上逼近叛軍主力,而他自己則帶領主力部隊,直接進攻西寧,形成了南北夾擊的戰略態勢。
岳鐘琪率領的部隊一路勢如破竹,迅速突破了叛軍的防線,向叛軍的核心區域逼近,年羹堯親自率領的主力部隊,也在西寧附近與叛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
狹路相逢勇者勝,清軍面對叛軍毫無懼色,奮勇沖殺,經過一番苦戰,清軍攻占3座山嶺,搗毀叛軍10座營寨,戰場上尸橫遍野,但清軍并未停歇,繼續乘勝追擊,最終斬殺叛軍8000余人,剩余在寺內的6000喇嘛也被岳鐘琪全部俘虜。
年羹堯看到叛軍已經大勢所趨,怎會給他喘息機會,率領清軍緊追不舍,羅卜藏丹津在慌亂中逃跑,最終平定青海叛亂。
這場歷時數月的青海叛亂,年羹堯與岳鐘琪的通力協作下,殲敵數萬。
然而,戰爭結束后,年羹堯并沒有急著返回朝廷,而是在青海地區進行了一系列治理和改革。
他主張將族部歸屬為附近的府縣管轄,不再隸屬蒙古部落,從而加強了清朝政府對青海地區的直接控制,這些措施打破了以往青海地區部落各自為政的局面,建立了更加統一和有效的行政管理體系。
此外,年羹堯還特別重視對青海地區宗教事務的管理,為了防止宗教勢力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年羹堯提出定例稽查喇嘛寺廟,限制其發展規模。
這些治理措施的實施,使得青海地區的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穩定,徹底擺脫了以往混亂無序的局面,開啟了穩定發展的新篇章,青海也由此成為了清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期文章就到這里了,歡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點點關注,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五彩秦安:2022-09-10:每天了解一位歷史名人——年羹堯
作家鄧海春:2022-05-14:清朝平定羅卜藏丹津之亂,青海7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永歸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