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伊梅·馬科斯與身為菲律賓總統的親弟弟馬科斯公開決裂、牽頭調查杜特爾特被捕案后,杜特爾特陣營與馬科斯陣營的斗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手段也愈發凌厲、狠辣。
先是在菲律賓擁有1億教徒的基督教會公開站隊杜特爾特,批評馬科斯將杜特爾特交由ICC審判;接著有菲媒爆料薩拉辦公室遭到炸彈威脅。
更讓馬科斯陣營抓狂的是,部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勞工團體正計劃啟動“零匯款周”運動,以此抗議杜特爾特被捕。
這招極其狠辣,這些在海外務工的菲傭通常頭腦靈活,號召力強,一旦他們站隊杜特爾特,有可能帶到留在菲律賓的家人也支持杜特爾特。另外,若留菲的家人收不到匯款,就會把這股怨氣撒在馬科斯身上,進而敗壞馬科斯政治聲譽。
也就是在這個敏感時間點,薩拉的一句話徹底引爆菲律賓網絡,更是戳到馬科斯的敏感神經,以至于馬科斯連夜下達命令。
原來在近日菲參議院組織的一次聽證會上,薩拉通告網絡“露面”,她當場怒斥菲律賓武裝部隊,為何眼睜睜看著杜特爾特被警察逮捕而無動于衷。
薩拉明面上是批評菲武裝部隊,實質暗藏著鼓動“菲軍隊反對馬科斯”的企圖。要知道,早在去年薩拉與馬科斯矛盾公開化時,菲律賓政壇就流傳著“杜特爾特要發動政變”的傳言,當時老杜本人還公開喊話地方部隊,要他們掂量掂量“馬科斯是否值得效忠”。
這種直白喊話,放在其他國家可能算大逆不道,但在政變傳統悠久的菲律賓,卻是司空見慣的政治博弈手段。
但這次薩拉的激進言論徹底惹惱了馬科斯。和菲律賓其他政治家族不同,馬科斯家族十分忌憚別人染指軍隊,因為他們家族在這方面栽過大坑!1986年馬科斯的父親老馬科斯擔任菲律賓總統,可謂權傾朝野,結果關鍵時候菲國防部長恩里萊和副總參謀長拉莫斯臨陣倒戈,直接導致馬科斯王朝頃刻垮臺。
這種軍隊倒戈的經歷深深留在馬科斯家族記憶中,所以當薩拉再次用言語鼓動菲軍方時,馬科斯心中一驚,于是立即對外放話,稱“菲律賓軍隊和警察只對國家負責,不是為杜特爾特家族服務”。
馬科斯緊急表態,其實就是警告薩拉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將付出巨大代價。同時提醒一下菲軍方“不要選邊站,更不要趁機鬧事”。
不過,薩拉和馬科斯的表態卻也暴露出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馬科斯陣營并未完全掌握菲律賓軍隊,杜特爾特陣營仍在菲軍方擁有巨大影響力!
這從杜特爾特被捕前后菲軍方的一系列動作就能看出。按照菲媒的說法,杜特爾特被押往荷蘭海牙時,多名執行任務的菲警察當場低頭哭泣,不時用手擦抹眼淚。也就是說,杜特爾特在菲底層士兵、警察中擁有巨大影響力。
再比如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公開表示軍方保持 “中立”,強調不介入政治斗爭。
布勞納的表態看似兩邊都不得罪,其實有點偏向杜特爾特,因為馬科斯作為菲律賓總統,在法律上是三軍統帥,所以布勞納的中立態度其實使馬科斯的權威受到削弱。
南部軍區(棉蘭老島轄區)部分指揮官更是被曝出曾秘密集會,討論 “維護國家主權” 方案,以此表達對馬科斯政府配合國際刑事法院(ICC)逮捕杜特爾特的不滿。甚至南部軍區第 6 步兵師出動約1500 名士兵,向首都馬尼拉方向移動,與忠于小馬科斯的政府軍形成對峙。
正因為杜特爾特在菲軍中的巨大影響力,馬科斯陣營只能借助ICC之手扳倒杜特爾特,而不是交給菲律賓法院審判。據悉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近日將訪問菲律賓,名義上是加強美菲軍事合作,其實更像是為馬科斯鎮場子,畢竟美國在菲律賓軍方有著巨大影響力。
種種跡象表明,馬科斯似乎也很清楚,強行配合ICC逮捕杜特爾特在法律上存在瑕疵。有菲律賓媒體爆料,在伊梅發起的聽證會上,馬科斯親自下達了封口令,以至于參會的菲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發言時遮遮掩掩,拒絕回答某些敏感問題。馬科斯封口令的理由也很奇葩,稱若這些信息外泄有可能損害菲律賓安全和利益。
最后說一點,現在的馬科斯看似掌控全局,實則如履薄冰,他既要防著軍隊生變,又要應付社會分裂,還得在國際法庭面前扮“法治先鋒”。而杜特爾特家族的反撲,則把軍隊拖入了政治漩渦,或恰恰動搖了菲律賓政治的根基。
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