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SU7開進祖墳:這場“跨界”驚動了誰?
刷到鄭州街頭跑腿小哥拉著兩輛紙扎小米SU7的視頻時,我差點把手里的豆漿噴在手機上。
紅黑兩輛“冥界特供版”車身锃亮,車牌號“冥A111111”比車展還拉風,評論區炸了:“米粉還沒提車,祖先先開上了!”“雷總這是要一統陰陽兩界?”
好奇心驅使我搜了下電商平臺,好家伙,紙扎SU7售價10-30元不等,銷量最高的店鋪已經賣出600多單,好評率100%。
客服說:“車身45厘米,成品紙箱發貨,祭祖有面兒!”聯想到小米SU7現世版21.59萬起售,網友調侃:“還是地下市場良心,雷軍看了想流淚。”
二、侵權了嗎?律師說“陰間豁免權”存在嗎?
這事擱普通人眼里是玩笑,擱法務部眼里可能是大事。山東律師陳瑞福分析:如果紙扎車印了小米商標或LOGO,妥妥侵權。
但尷尬的是,祭祀用品和真實汽車的使用場景天差地別——誰會認為祖宗能開著紙車去4S店保養?所以法院大概率會念在“傳統文化”的份上放一馬。
類比美國唐人街曾有紙扎LV包被判不侵權的案例,法官說:“這是文化習俗,不是惡意競爭。”看來在“死者為大”的傳統里,商業IP的“陰間擴張”暫時享有模糊的豁免權。不過要是哪天紙扎品印上“小米官方指定祭品”,估計雷總的法務部就要連夜加班了。
三、代掃500元/次,清明變成“拼爹節”?
紙扎車的爭議,不過是傳統祭祀“現代化”的冰山一角。這幾年清明新職業層出不窮:代客掃墓、云祭祀、VR祭祖,甚至有“代哭服務”明碼標價300元/分鐘。有人覺得方便,有人吐槽變味:“以前燒紙錢是心意,現在燒豪車是攀比,清明快成‘陰間雙11’了。”
這種矛盾在代掃服務里尤為明顯。某平臺數據顯示,代掃價格從50元到2000元不等,服務包括擦碑、獻花、磕頭,甚至“代讀家書”。但亂象也不少:預錄視頻造假、臨時加價、服務縮水,有網友花500元買了個“背影錄像”,連墓碑上的字都沒拍清楚。問題不在“代”,而在“走心”。
就像武漢陵園的禮儀師周禮,曾冒雨為海外客戶代掃3小時,全程直播并手寫祭文,客戶隔著屏幕哭成淚人。這種帶著溫度的服務,才是傳統與現代最好的融合。
四、清明的本質,是燒紙還是燒心?
小時候跟著爺爺上墳,他總說:“紙錢要親手疊,鞭炮要親自放,心意到了祖宗才知道。”現在年輕人忙著加班、異地漂泊,只能靠代掃、紙扎“云盡孝”。
這不是背叛傳統,而是生活逼出來的妥協。但我們得警惕祭祀的“物質化”陷阱。當紙扎從樸素的紙馬變成保時捷、SU7,當哀思變成“拼祭品價格”,清明就失去了靈魂。
就像網友說的:“與其燒豪車,不如生前多陪陪父母;與其代哭作秀,不如活著時多打幾個電話。”
結語:
讓思念穿越陰陽,而不是商品紙扎SU7的熱賣,荒誕卻真實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矛盾:我們一邊用科技解構傳統,一邊用傳統抵抗異化。
或許最好的清明,是在墓碑前放一束真花,說幾句心里話,而不是讓商家用“陰間同款”收割焦慮。
畢竟,祖宗要的不是豪車,是子孫心里的那盞燈啊。 #熱點大家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