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氏中醫第六代傳承人張喜海,專注骨病40年。
許多骨病患者選擇中醫治療,源于中醫對骨病的獨特認知和治療方式。中醫認為骨病多與肝腎虧虛、氣血瘀滯、風寒濕邪侵襲有關,治療時注重從根本調理,通過滋補肝腎、疏通經絡、祛除寒濕來改善體質,而非僅針對局部癥狀。
對于不愿手術或體質較弱的患者,中醫的非手術療法更為溫和安全,既能減輕痛苦,又能避免手術風險。此外,中醫強調辨證施治,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在緩解癥狀的同時幫助恢復整體機能,這正是中醫治療骨病的優勢所在。
我有一位患者,70歲的孫先生,現在不能站立,走路已變得困難,只能走幾百步,走久了就屁股疼,右腿也跟著疼,由于自身心率過緩,有高血壓,所以不想手術。
為了更精準辨證,我給孫先生做了中醫四診。
望其面色,略顯蒼白,形體偏瘦,走路姿態蹣跚,站立時需人攙扶,腿部似有無力之感。靠近聞之,氣息尚平穩,未聞及明顯異味。問診中了解到,孫先生這病癥已有些時日,起初只是偶爾右腿不適,后來逐漸加重,如今站立超不過兩三分鐘,走路艱難,最多能走幾百步,屁股疼得厲害,且牽連右腿。日常活動大受限制,睡眠也因疼痛受擾。又問得知他素有高血壓病史,一直在用藥控制,近期還查出心率過緩。切脈時,脈象遲緩無力。
根據中醫四診我辨證孫先生當屬肝腎虧虛、氣血不暢之證。因孫先生年老體衰、臟腑功能減退,氣血陰陽失衡所致,非一日之寒,需從調理肝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入手,逐步改善。根據孫先生的情況,我用家傳“金仙散”調配了符合孫先生情況的藥方。
方:艾葉、威靈仙、桑寄生、獨活、川芎、紅花、花椒等等(具體用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艾葉溫經散寒,威靈仙、獨活祛風除濕,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川芎、紅花活血通絡,花椒溫中止痛。
四周后,孫先生來復診,他自訴一開始疼痛并未明顯減輕,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發現站立時不再像以前那樣迅速感到乏力,逐漸能多支撐幾分鐘。走路時右腿的牽拉感和臀部的刺痛也有所緩解,現已能獨立站立十分鐘左右,行走時雖仍需緩慢,但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改善。心率過緩和高血壓通過藥物控制穩定,整體精神狀態也之前好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