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滬深兩市震蕩分化。上證指數圍繞 3370點窄幅波動,盤中招商銀行股一度大跌拖累銀行股以及紅利板塊走低,也一度給市場帶來抑制。不過,多數板塊的小幅反抽之下,市場多數時期紅盤運行。不過,成交再次萎縮下,整體反彈無力。
值得注意的是,3月19日在《提個醒!3400點后的首次調整或將臨近!》一文中,我們提出“突破 3400 點之后,由于短期動能不足以及市場分化加劇,需謹防技術性回落以及突破 3400 點后的首次調整。”而自3月20日以來,三大主要指數悉數調整,期間微盤股一度暴跌,國證2000等指數走低。計算機板塊大跌超9%等,小微盤個股殺跌嚴重。當前,3月24日指數探底回升之后,市場迎來連續回升,但整體反彈力度薄弱。在此之下,我們再次提醒:隨著市場階段獲利盤的兌現、海外關稅不確定性的風險偏好壓制以及財報季的窗口來臨,指數階段重心回落的趨勢或并未結束。短期指數仍有再次回落的可能。尤其是多方不利的小微盤個股,仍需謹防再次的殺跌。
1、海外關稅不確定性以及短期國內政策放緩下,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壓制。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的 “4月2日對等關稅”時點臨近,盡管市場對中美談判仍有預期,但關稅落地前的博弈加劇資金觀望。歷史經驗表明,貿易摩擦升級往往伴隨風險資產回調,尤其對出口占比較高的科技、電子板塊形成直接沖擊;國內政策方面保持克制,無論是財政支出還是貨幣政策沒有進一步落地等,都和市場期待的“春季強刺激”形成一定落差,進一步壓制風險偏好;
2、估值泡沫與業績分化雙重擠壓。AI、TMT等部分科技板塊年內漲幅30%,部分個股PE突破100倍,遠超歷史分位。同時,在2024年業績預告方面,根據申萬宏源此前對業績預告的總結,電子和通信分別同比增長204%和778%,而軟件端的計算機和傳媒分別下滑887%和443%。在此之下,預計科技內部會出現較大分化,僅從基本面看,對于部分大漲的計算機和傳媒標的,如果業績不佳,仍需留意股價的回落對板塊以及指數的壓制。而整體看,煤炭、化工板塊增長預期明顯,近期資金也正從題材概念轉向業績確定性標的;
3、資金行為轉向:避險情緒主導下的風格切換。3月17日以來截止25日,主力資金凈流出超3500億元,融資客拋售科技股,計算機、電子板塊成拋售重災區。相反,煤炭、公用事業等防御板塊獲資金凈流入,顯示市場避險偏好升溫。經濟修復斜率放緩進一步強化這一趨勢,短期內資金將延續 “棄高就低”趨勢下,市場情緒放緩;
4、技術面壓力延續。上證50以及滬深300等大盤指數支撐較為明顯,但國證2000以及微盤股指數等短期破位趨勢明顯。與此同時,在近期的探底回升過程中,三大主要指數整體受制于5日均線的壓制,疊加反彈中成交持續的低迷(1.5萬億下方),指數反彈空間受阻。
在此之下,盡管短期市場迎來反彈,但或許應視為反抽。在短期多方潛在壓制下,仍需留意指數重心回落的延續,尤其是不能有效發起反彈下,對于無業績支撐的小微盤股,應格外謹慎。當然,以上可能的重心回落僅針對短期市場的壓制。從中期看,市場向好的邏輯未變。尤其是經濟整體修復以及政策持續發力下,隨著周期股估值的歷史低位以及外資長期配置需求的不斷提升,A股中期仍有上行的基礎和提振的動力。
對于投資者而言,短期可防御為主,規避連續虧損、負債率高、現金流緊張的高風險微盤股,警惕ST股進一步殺跌;配置滬深300中的金融、消費、國央企高股息板塊,如銀行、保險、公用事業。中長期布局則可精選業績穩健、處于景氣賽道卻因市場恐慌被錯殺的小盤成長股,如高端制造、生物醫藥領域;同時關注政策催化方向,如海洋經濟、科技自主中的深海科技、人工智能等主題性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