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英國女王死后遺體沒有火葬和土葬,而是將遺體放在百斤重的鉛制棺材中,葬在了教堂的地下室中,這難道不會臭嗎?
自從圣喬治大教堂的地下墓室迎來第一位英國皇室成員之后,后面幾乎所有皇室成員的棺木都放在了教堂底下的地下墓室。
放在墓室是一個直觀的形容詞,英國王室的皇家墓室,與其說是一個供后人瞻仰祭拜的殿堂,不如說是存放著歷代皇家成員尸首的倉庫。
沒錯,堂堂英國王室墓室,地下的情況跟倉庫一樣,像沙丁魚罐頭一樣密密麻麻擠著1800多位王室成員。
不管生前征戰了多大的疆土或者創造了多大的貢獻,死后都一樣被封入棺材,跟其他了列祖列宗排排坐,你擠我我擠你放在一起。
喬治大教堂的面積不大,地下墓室排列著這么多的王室,擁擠程度跟春運時期火車臥鋪也不遑多讓。
英國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妹妹當初計劃自己的葬禮時,本來要根據傳統葬到圣喬治教堂,聽說地下墓室只剩下12個空位可以放棺材,立馬改了主意。
這位英國公主一向特立獨行,她在下葬時也任性了一回,選擇了驚世駭俗的火化方式,只留下骨灰盒放在圣喬治教堂的地下墓室。
不得不說公主還是很貼心的,英國王室沒有另辟地下墓室的想法,而以后的需要用墓室的皇室成員可太多了,公主至少為大家省出了一個位置。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策劃自己的葬禮時,就專門把自己的丈夫,已故的菲利普親王移過來跟自己合葬。
若是沒有貼心的妹妹,英女王和菲利普親王也沒法在死后睡上大床房。
光是想想圣喬治教堂地下放置的1800具棺材,沒有單獨的封閉墓室,也沒有深埋地下,有人就好奇圣喬治教堂會不會彌漫著一股尸臭味道。
有人專門去采訪了周圍的居民和去圣喬治教堂參觀過的人,大家都否認了散發臭味的情況。
英國王室不火葬不土葬,也沒有特殊的防腐處理,是如何保持尸體不臭的呢?秘訣就在于裝著王室成員尸體的棺材上。
英國女王的棺材不僅材質名貴,其密封性極其優越,有效防止尸臭味道泄露。
在很早之前,對于尸體的防腐處理還比較落后的時候,英國王室專門制作了這種特殊的棺材,用來密封尸體。
棺材外殼是用昂貴的珍稀橡木制作而成的,橡木的密度極高,不易腐朽而且具有隔絕氣味的作用。
這是棺材的第一道保險,第二道保險是棺材內層的每一個角落會涂滿鉛制金屬,鉛也是密度極高的重金屬,封閉性非常好。
在這兩種特殊的材料加成下,棺材里面如同一個水火不侵、密不透風的密室,只要棺材蓋子一合,里面不管是什么情況,都不會影響棺材外。
而且這么好的氣密性,還有效防止微生物、細菌等腐蝕尸體物質進入,也能夠最大程度的保持尸體的完整性。
棺材內部鉛還有神奇的作用,能夠在氧化后跟人體骨骼發生反應,讓尸體保持較好的狀態,死后不會因為鈣質流失,而導致骨骼坑坑洼洼的情況。
英女王提前30多年就親自策劃了自己的葬禮,葬在哪里,跟誰當鄰居都是計劃好的,因此對圣喬治教堂的情況也有所準備。
圣喬治教堂就坐落在溫莎城堡內,英女王的父母和妹妹都被葬在這里,不管有多擁擠,英女王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跟家人在一起。
英國王室這種下葬方式,跟西方社會崇尚“塵歸塵、土歸土”的土葬傳統還挺不一樣的。
不過數百年來都是如此,葬在圣喬治教堂已經成為了一種王室榮耀,傳承傳統的英女王,也已遵循傳統為榮耀。
不過隨著英女王的去世,后代王室對于圣喬治教堂的態度也非常微妙。梅根王子就曾抱怨過圣喬治教堂充斥著一股腐朽的臭味。
這跟外界說王室地下墓穴沒有味道是剛好相反的,梅根王子最后不情不愿地在圣喬治教堂舉辦了婚禮。
只是不知道等到他下葬的時候,圣喬治教堂還有沒有空位,可以安置這些王室后代的棺材了。延續了幾個世紀的往事下葬傳統,還會不會繼續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下葬儀式在溫莎圣喬治教堂舉行2022-09-20來源:央視新聞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