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區:產業強基 直播賦能
激活鄉村綠色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南湖區圍繞“一山一湖一站文旅+”發展定位,立足山水資源稟賦、區位交通優勢,以入選首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片區為契機,聚焦特色主導產業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重點打造提升了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聚集度高、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近日,記者在南湖區東方園藝多肉科技園直播基地看到,主播們正通過網絡把小小的多肉銷往世界各地,為農旅產業和電商經濟賦能添彩。在南湖區東方園藝的多肉直播種植基地,一株株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連成片、排成行。鏡頭前,主播熱情洋溢介紹,屏幕外,工人們忙著分揀、打包,共同奏響了充滿希望的“春日奮進曲”。多肉基地主理人徐穎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擁有十幾個直播間,二十多個主播,訂單量一天多的話能達到五六千單,少的話也基本保障2000單以上,是全國最大的多肉網絡銷售基地,我們在抖音、淘寶等平臺同步直播賣貨,旺季一天銷售額能達到四五十萬,淡季大約十幾萬。”
小小多肉,云端上走出大價值。基地的多肉大多是國外進口品種,憑借其獨特的外形和生長特性,博得大批消費者的青睞。徐穎說:“因為我們的多肉植物每種植物都有對應的拉丁文編號,這種編號的稀缺性就讓花友們特別熱愛與執著。另外,買回家的多肉植物通過個人養護,還可以在閑魚、小紅書這些平臺進行二次銷售,有一定的經濟收益。”
隨著“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打造直播帶貨平臺,讓本土主播成為新“農人”,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活”,激發農村巨大市場潛力,項目預計年銷售額達2億元以上,銷售利潤3000萬元。
同樣在南湖的東方田園綜合體蘋果種植園區,果農們正忙著剪枝、施肥、澆水,為金秋的累累碩果悉心耕耘。果農邱茂光一邊忙著剪枝一邊告訴記者:“我家就在楊家莊子,離園區只有兩里路,在果園里打工一天百十塊錢,一年下來三萬多塊錢,收入還不錯。”
作為“山東省省級生態農場”,東方田園綜合體通過土地流轉、集中經營,帶動周邊100多人就近就業,助推村民與集體“雙增收”。園區采取“黨組織+股份合作社+涉農龍頭企業+基地”的方式,建成集高端果品種植區、有機蔬菜種植區、科普教育采摘區、綜合文旅等功能區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園區種植的紅霜蘋果在濰坊市蘋果大賽上榮獲4屆金獎,通過電商渠道遠銷全國各地。
濰坊東方園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玉偉表示:“下步,我們園區將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思路,聚焦基礎設施提質增效、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周邊環境美化亮化,發展新質生產力,預計總投資3520萬元,籌建果脯、果酒、果汁、果干等果品深加工生產線,打造智慧物流轉運中心‘區塊鏈+農業’數字化果園創新應用項目,建設十公里閉環式體育運動賽道、生態研學兒童游樂園,對已建成的東坡狩獵園繼續文化深耕,打造‘東坡狩獵園-東坡運動場-東方田園生態農場’一體的現代化農林綜合體,在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的基礎上爭創國家級生態農場。”
近年來,南湖區立足環常山、環湖生態資源優勢,持續深化股份合作,實施社區、網格“飛地經濟”,規范提升東方田園綜合體,加快推進萬景源現代苗木繁育基地,建設“五好兩宜”和美鄉村項目,做強鄉村振興綜合體,推動農業產業鏈升級。目前,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新樣板的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融媒記者:陳英
通訊員:孫云龍 張興梅
1 條記錄 1/1 頁
編輯:岳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