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加沙所有人都消失了,世界地圖也不會改變。沒有人會同情,也沒有人會關心,你們將孤身一人面對不可避免的命運……美國和歐洲都不關心加沙。就連你們的阿拉伯國家也一樣,如今他們已成為我們的盟友,為我們提供金錢、石油與武器,卻只給你們送來裹尸布。”
戰火重燃后,加沙多地民眾收到了這樣的“死亡威脅”。這些以阿拉伯語書寫的以軍空投傳單聲稱,隨著臨時停火的結束和特朗普開發計劃的推進,加沙人無法逃脫被迫遷移的命運。傳單上,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的大幅照片格外醒目。
當地時間3月18日凌晨,以色列軍隊毫無預警地恢復對加沙的轟炸,造成40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持續了約兩個月的脆弱停火就此崩潰。
3月21日,加沙市郊,安穩下來不久的巴勒斯坦民眾,再次被迫背井離鄉。圖/視覺中國
以色列方面將戰事重啟歸咎于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稱由于哈馬斯“一再拒絕釋放人質”,并且拒絕接受美國總統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和調解人提出的所有方案,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恢復進攻。
新一輪攻勢可能比以往更加致命。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一份聲明中說:“從現在開始,以色列將以更強大的軍事力量打擊哈馬斯。”以色列財政部長貝扎勒·斯莫特里奇認為,以色列此前在戰爭中過于保守,在新任國防軍參謀長上任后,當前的行動將與以往“完全不同”。哈馬斯方面則表示,正在與調解方對話,以期終止以色列對加沙的新一輪攻勢。
出其不意
3月18日凌晨2時許,以色列出動數十架戰機,對加沙的目標進行打擊。第一波轟炸持續了約10分鐘,主要針對哈馬斯的中層官員。
一位哈馬斯高級官員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透露,突襲發生時,該組織正與調解人進行停火談判。
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出其不意,正是以方的意圖。這次進攻經過數周籌劃,軍方內部僅有少數人知情。哈馬斯在加沙的中層指揮官和文職官員是新一輪攻勢的重點打擊目標。以方認為,這可以削弱該組織重新武裝的能力。
這一天也成為2023年底戰爭爆發以來最致命的日子之一:超過400人在空襲中喪生,其中包括五名哈馬斯高級官員和大量婦女兒童。
隨后幾日,以色列繼續實施致命空襲,并開展了有限的地面行動,重新占領了分割加沙的一條關鍵戰略走廊。哈馬斯則在3月20日向特拉維夫發射了火箭彈。該組織表示,之所以沒有立即回擊,是為了讓調解人有更多時間向以色列施壓。但隨著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哈馬斯決定“作出回應”。
《華盛頓郵報》引述以色列官員的話報道稱,以軍在等待停火談判結果,以確定是否以及如何升級當前以空襲為主的軍事行動,不排除會直接控制人道主義援助分發,甚至對整個加沙實施長期軍事占領。
隨著政治環境的變化和軍方領導層的更替,以色列在加沙的路線正在變得更為“鷹派”。
去年,內塔尼亞胡要求以色列國防軍接管加沙人道主義援助的分發工作,防止哈馬斯侵吞物資牟利。時任國防部長加蘭特和時任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哈列維均反對這一提議,認為這不僅會讓士兵面臨不必要的風險,還會擴大以色列國防軍的任務范圍。2月以來,一些國際援助機構的官員對媒體透露,已接到以色列的通知,今后的人道主義援助需通過以色列當局新設立的物流機構進行分發。
內塔尼亞胡執政聯盟中的激進勢力一直尋求控制整個加沙,以完全清除殘余的哈馬斯武裝。但此前軍方高層對這一想法持保留態度。全面入侵和占領將需要動用多達五個師的兵力,以色列國防軍可能會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
如今,加蘭特的繼任者卡茨發布聲明威脅說,如果哈馬斯在人質問題上繼續拒絕讓步,將失去更多領土,“這些領土將被以色列吞并”。這意味著,以色列不僅考慮暫時占領加沙領土,還可能將其并入以色列版圖。英國《衛報》報道稱,以色列國防軍新任總參謀長埃亞爾·扎米爾向內塔尼亞胡表示,要實現其摧毀哈馬斯和解救人質的戰爭目標,唯一途徑就是動用大規模地面部隊,進行無限制的武力行動。
3月18日,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扎米爾(左)和以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局長巴爾在以色列空軍地下作戰中心指揮對加沙地帶的空襲。圖/IC
以色列加沙師前副指揮官阿米爾·阿維指出,去年拜登政府曾因為人道主義援助準入和平民大規模傷亡問題,拒絕向以色列提供重型炸彈,讓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特朗普今年年初再次上臺后批準了這批武器的出售,并給予以色列更大的軍事行動自由。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軍隊)領導層,獲得了美國的支持,擁有充足的彈藥,而且已完成北部邊境的主要任務,可以全力對付加沙。我們將發動全面進攻,在徹底消滅哈馬斯之前絕不停止。我們拭目以待。”阿米爾·阿維說。
在戰火中談判
以色列官員表示,在發動任何大規模入侵之前,他們仍愿意通過調解人與哈馬斯談判。
以色列和哈馬斯于1月19日開始停火,這一過程一直危機四伏。停火期間,哈馬斯官員指控以軍數百次違反協議,對加沙發動襲擊,造成140多人死亡。以色列方面則指責哈馬斯利用人質進行宣傳,并扣押援助物資。
第二階段停火的談判原本應在2月啟動,目的是確保剩余人質獲釋并實現永久停火。但以色列始終阻撓實施。分析指出,以色列違反在拜登政府時期達成的停火協議,是為尋求在特朗普治下獲取更有利的條款。
近日,以色列和特朗普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拼湊出一個新方案:僅延長第一階段協議中繼續以巴勒斯坦囚犯交換人質的內容,而不做任何停戰承諾。這項提議受到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歡迎,但哈馬斯隨即拒絕這一計劃,指責以色列“公然推翻已達成的停火協議”。隨后,為了施壓哈馬斯接受新方案,以色列切斷對加沙的所有人道主義援助以及供電供水。在此期間,盡管哈馬斯與調解方保持接觸,但在堅持原協議、要求以軍撤出邊境和開啟停戰談判的核心訴求上依然毫不讓步。
一名以色列官員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威特科夫的提議仍然擺在談判桌上,“但現在我們改用另一種方式談判了:在戰火中談判”。
上圖:3月18日,加沙城東部一片遭空襲的建筑。
下圖:3月18日,加沙北部一家醫院外,一名痛失親人的巴勒斯坦男子悲痛欲絕。
盡管內塔尼亞胡將停火協議破裂的責任歸咎于哈馬斯,但批評人士普遍認為,加沙沖突在此時重啟的根源,在于以色列國內政治局勢。
以色列法律規定,政府必須在3月底前通過年度預算,否則將解散并重新選舉。由于在征兵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內塔尼亞胡恐怕難以獲得猶太教極端正統派政黨的支持。極端正統派猶太人一直享受兵役豁免,戰爭爆發后以色列公眾要求取消這一特權。去年6月,以色列最高法院將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納入征兵范圍。因為難以說服極端正統派政黨,內塔尼亞胡需要極右翼勢力的支持才能維持執政。
如果第二階段停火協議實施,以色列軍隊需要完全撤出加沙,以換取剩余人質的獲釋。這對內塔尼亞胡執政聯盟中的極右翼勢力來說完全不可接受。他們一直主張以色列應繼續控制這片飛地,并盡可能驅逐更多巴勒斯坦人。在戰事重啟后,1月因反對停火而退出政府的極右翼猶太力量黨重返聯盟,為內塔尼亞胡提供了關鍵的預算投票支持。
加沙的戰斗還能轉移公眾對另一爭議事件的注意力。一年多來,內塔尼亞胡陸續清除了政府中的反對派,并指控他們需要為哈馬斯襲擊或沖突處置不當負責。近幾個月來,這場清洗行動愈演愈烈。近日,內塔尼亞胡宣布解除以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局長巴爾的職務。此前,巴爾領導的安全機構一直在對內塔尼亞胡核心圈子進行調查,懷疑他們收受卡塔爾的賄賂。
過去一周,以色列掀起新一波反政府抗議浪潮,各大城市爆發大規模示威,反對加沙戰事重啟和內塔尼亞胡罷免安全部門負責人的企圖。
目前在加沙仍有59名人質,戰火重燃不僅威脅據信仍然在世的22人的生命,還會使37具遺體的歸還變得更加復雜。人質和失蹤家屬論壇在一份聲明中說:“以釋放人質為名重啟戰爭純屬欺騙。以色列政府已經放棄了人質,刻意破壞了讓我們親人返家的進程。”
上圖:3月19日,加沙城市中心一處臨時帳篷營地。
下圖:3月19日,以色列耶路撒冷,民眾抗議以色列恢復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時與警方發生沖突。
本文圖/視覺中國
以色列媒體《+972》指出,即使以色列重返談判桌,也無法阻止未來的暴力循環。以色列軍方15個月的行動反映了一個明確目標:使加沙無法維持基本生存條件。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暴力活動將持續下去,直到實施特朗普計劃的時機成熟。
2月,特朗普曾提出一項激進方案,提議將加沙全部人口遷移,為打造“中東的里維埃拉”騰出空間。
以色列政府迅速表態接受特朗普的建議:國防部長卡茨設立了新機構,用于推進所謂的巴勒斯坦人“自愿移民”計劃。負責處理巴勒斯坦民事事務的軍事單位“政府領土活動協調處”(COGAT)也著手制定行動框架:即便埃及拒絕開放邊境,軍方仍可通過陸路或海路將巴勒斯坦人運送至機場,再送往其他國家。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表示,預算不是問題,且以色列正與美國合作物色移民接受地。據美聯社報道,兩國政府已與蘇丹、索馬里和索馬里蘭接觸,商議接受加沙“移民”的計劃。
“強行大規模驅逐加沙人口似乎不可避免,甚至迫在眉睫。”《+972》在報道中警告說。
發于2025.3.31總第1181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加沙談判要在“戰火中進行”?
記者:陳佳琳
編輯:徐方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