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援引彭博社近日報道,美國政府此前表示將于4月2日起對每個外國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最新消息指出,這一政策或將更具有“針對性”。報道援引特朗普政府官員消息指出:4月2日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會把一些國家排除在外;鋼鋁關稅可能不會“簡單疊加”;針對汽車、半導體等特定行業的關稅不太可能于4月2日宣布。彭博社指出,在總統正式宣布相關決定前,仍有諸多變數。特朗普最初提議對全球全面征收“統一關稅”,隨后演變成了“對等關稅”。
分析指出,特朗普意在通過這種“針對性”的關稅,展現美國在國際貿易上的強硬立場,但又不想遭到特定國家或行業的抗議。盡管范圍可能比預期有所收窄,但相較于特朗普的第一任期,這次的對等關稅依然有點“大刀闊斧”的意思。在被問及“對等關稅”相關政策時,特朗普表示很多人找他談關稅豁免,但他不能“開這個口子”,因為一旦開了所有人都會要求關稅豁免。不過美媒注意到,盡管他強調關稅要“一視同仁”,但似乎給了中國“特殊待遇”。他特別提及中國,表示中美仍能開展“對話”。
特朗普(資料圖)
只能說特朗普的雙標思想已經不加掩飾,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想談什么呢?或許特朗普想要我們幫他兩個忙。其一是通貨膨脹問題,其二是聯邦財政問題。因為這兩個問題,已經成為了美國當下最棘手的兩大困局,并且無法靠自己來解決。關于通貨膨脹問題,就是物價持續上漲,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關于這個,我們在此前中美網友小紅書大對賬中,已經有了很多具體的案例。特朗普雖然一方面以關稅等手段試圖保護本國產業,但這些措施往往也會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加劇通脹壓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委托一家民調公司于近日在全美范圍以線上或電話訪問形式調查1206名成年人。結果顯示,42%的調查對象認為應把解決經濟問題視為美國優先要務,遠超“聯邦政府運轉”“移民問題”和“醫療服務”等選項,56%的受訪者不認可特朗普推行的經濟政策。路透社與益普索集團聯合完成的最新民調以全美1422名成年人為調查對象。結果顯示,六成調查對象認為特朗普應以遏制通貨膨脹為優先要務,遠超“精簡聯邦政府”和“移民問題”等選項。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上,特朗普上任后對物價問題關注不足,很可能只是因為他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據特朗普的競選團隊透露,盡管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抨擊拜登任期內的物價問題,但他有時并不愿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問題上。特朗普的民調專家托尼·法布里齊奧透露,在競選期間,他和其他顧問經常敦促特朗普談論通貨膨脹,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獲勝的最佳政治武器。但特朗普經常對顧問們在這個問題上提供的談話要點不感興趣。
近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稱,中美領導人將于下個月在中國會晤,請問發言人能否證實?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一句話回應道:“你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信息”。要知道,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他就第一時間表露出想要訪問中國的想法,當時他表示,將計劃在100天內訪問中國。然而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別說訪華,特朗普連一通中國的電話都沒有等到。中美公開通報的高層通話記錄,還停留在1月17日,這還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前夕,中美所舉行的一次通話。
貿易出口(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政府兩度對華加征關稅的動作,中方的反制從容不迫、有理有力。我外交部更是用了一段英文正告美方:如果執意挑起戰爭,那么無論是關稅戰,還是什么戰,中方都將奉陪到底!正是因為中方的態度足夠明確,才讓美方深刻意識到,想一味地利用關稅施壓中方讓步是不現實的,中方壓根不吃這一套。總而言之,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如果美方真想跟中方對話,就應該在平等、尊重和互利的基礎之上,跟中方通過磋商解決各自的核心關切,如此才能從根本上化解分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