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臺州醫院耳鼻咽喉科病房內,一名13歲重度耳聾患者楊楊(化名)已重獲新“聲”。
兩天前,楊楊接受了臺州醫院耳鼻咽喉科為他實施的高難度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這臺手術是集采政策在全國落地后,在臺州市開展的首例手術。”臺州醫院耳鼻咽喉科相關負責人朱洪源表示。
據楊楊父母介紹,他從2歲開始漸漸出現聽力下降,長期依賴助聽器。但隨著聽力下降嚴重,目前佩戴助聽器也無法正常交流。此前因經濟原因,楊楊一家一直無力承擔人工耳蝸的高昂費用。
自3月3日起,人工耳蝸納入國家集采后,單側人工耳蝸價格從20萬元—33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疊加住院費用報銷后總花費不到6萬元,極大緩解了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
據悉,助聽器的效果取決于患者的殘余聽力,特別對于耳蝸有病變的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來說,佩戴助聽器的效果不明顯。
而人工耳蝸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和體內植入體組成,將聲音通過人工耳蝸內的處理器轉化成編碼形式的電信號,繞過受損的內耳部分,直接刺激聽神經,將聲音信號傳至大腦,讓患者重新感知聲音。“人工耳蝸就好像在患者耳朵里搭建了一座‘聲音的橋梁’,跨越了聽力障礙的鴻溝。”朱洪源說。
作者:葛佳寧 吳嬌嬌
編輯:王瀟瑩
一審:張婷
二審:泮永翔
三審:黃元杰
來源:望潮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