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臺灣那幫人還活在夢里。
3月25日,臺灣“臺船”公司高調公布了其首艘號稱“自主研發”的軍用無人艇“奮進魔鬼魚”號。
先來看一下這艘船的設計。“臺船”宣稱,“奮進魔鬼魚”號全長8.6米、寬3.7米,滿載排水量超過5噸;采用類似三體船結構,具備一定的隱形能力;有效載荷超過1噸,可攜帶小型魚雷和高爆炸藥;最高航速可達35節以上,號稱可應對臺灣海峽5到7級風浪。
這玩意不是攝像頭?
此外,該艇還配備了多種通信系統、自動導航、人工智能識別和自毀功能,如果所有通信系統失效,“奮進魔鬼魚”號可以自主返回基地。
但說實話,這艘“奮進魔鬼魚”號整體看上去,完全就像是一艘快艇套上了三體船外殼,船頂部安放了兩臺攝像頭,用于支持操作人員在后方進行控制導航——如此一來,也就能解釋為什么發動機會暴露在舷外,以及明明是自殺式無人艇,卻非要設計一個抽象的駕駛艙。
總之,此次“臺船”發布無人艇在參數和性能上沒有太多亮點,但毫無疑問的是,這艘船的定位是在配合臺軍所謂的“不對稱戰術”。
暴露在外的發動機
不僅島內媒體的報道從未掩飾過這一點,“臺船”發布的幾張宣傳圖片甚至公開鼓吹“奮進魔鬼魚”號可用于襲擊解放軍075型兩棲攻擊艦和071型船塢登陸艦,叫囂“群控群攻、反轉戰局”。
美國“戰區”網站指出,臺軍現役的玉山級船塢登陸艦每艘可以搭載20艘此類小艇。此外,該艇還可以在海灘、港口和沿海公路等區域投放,以實現出其不意的襲擊效果。
應該說,島內試圖依靠無人艇和無人機襲擊解放軍軍艦、“以武拒統”的想法確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畢竟這套戰術已經在烏克蘭戰場上大放異彩,俄軍黑海艦隊多次被烏軍的自殺式無人機和無人艇重創,如今甚至就連美國也開始鼓吹要用無人系統“淹沒”臺海。
這更像快艇了……
對付此類小型快速大威力目標,現階段確實沒有百分之百的攔截與毀傷戰術。
以俄軍為例。俄軍在黑海多次吃虧后,一方面建立起了一套常態化空中巡邏體系,并在重點港口設置了攔截網,另一方面又將艦艇向后方港口轉移——這套辦法雖然不能徹底瓦解烏軍無人艇和無人機對黑海艦隊和克里米亞的襲擊,但確實大幅降低了烏軍偷襲成功的概率。
而防御僅僅是應對無人艇和無人機襲擊的一個方面。此類無人系統“蜂群”通常會由一套控制站控制,像“臺船”此次推出的“奮進魔鬼魚”號,就號稱一個控制站可控制50艘小艇。
島內開始臆想了
所以,源頭打擊也是對抗無人系統“蜂群”戰術的有效方式之一——不僅要對控制站和基地實施打擊,更要摧毀制造無人艇和無人機的工廠。
除此之外,對抗無人系統“蜂群”戰術還有電子對抗、打擊硬火力殺傷等手段。
解放軍擁有比俄軍更先進、更豐富的態勢感知和攔截打擊能力,面對臺海可能出現的無人系統“蜂群”,更多的是需要解決組織問題——提高警惕并為冥頑不靈的“臺獨”武裝力量準備足夠的當量。
畢竟這個世界終究是物質的,既然“臺獨”分子想要頑抗到底,那么回應他們的只有海量的彈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