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人才,任何時候都不缺,現下如此,曾經亦是。只不過人才也分大小,小到能夠令自身安逸,大到能治國安邦,這都算是人才。
曾經,三國爭霸之時,諸葛孔明被請出山,自此劉備多一強將,蜀國在爭霸戰中奪得一席之地。
后來民國時有一人,名楊永泰,也被冠以“諸葛”之名,只不過他的這份堪比諸葛孔明的謀略,卻沒用到正地方,而是成為了蔣介石身邊的紅人,為蔣介石蕩平阻礙,開道鋪路,獻出了一計又一計。
這不過這計,只是對于蔣介石而言是良策,對于旁人那可是堪稱歹毒了,于是楊永泰便有了“毒諸葛”之名。如此人物,怎可錯過,自然要細細講來。
投身政治,大展身手
楊永泰和許多民國時期投身政治的人一樣,在邁入官場之前,是個相當有學識的人,再加上有著遠大的抱負,自然不會甘心埋沒于民間。
楊永泰出生于清末年間,在那段時間,動蕩與不安籠罩著每一個人,哪怕那時楊永泰還小,卻也能夠體會到這份危機四伏。
好在楊家家境殷實,能夠安居一隅,也能夠給予楊永泰安定的生活,讓他有機會入學堂接受良好的教育。
楊永泰也是個有正事的,沒像其他家境富裕的孩子一樣只知道享樂,而是考取了功名,在17歲時便成了秀才,這在當時甚是了不起呢。
再往前推個幾十年幾百年,中了秀才之后,正常就應該繼續備考,再往上考,可是楊永泰所處的這個時間點,讓他覺得自己應該換一條路了,于是,他改為接受西方教育。
不得不說,這個能在十幾歲,有這么長遠的眼光與魄力,也怪不得,在多年后他能被蔣介石稱為“孔明”了。
學成之后,最初的那兩年,楊永泰只是在報社當了個記者,看似只是一個糊口的打工人,但他可不一般,言詞犀利,針砭時弊,視角獨到,不久便在記者界有了不小的名氣。
都說金鱗非池中物,楊永泰這樣有能力,又有想法的人,怎可能只甘心委身于報社呢,自然要往好處走,勢必要登上大舞臺的。
長久以來的在前沿洞察時事,讓他有了遠超常人的政治敏感度,在當記者的這個過程中,他不是沒想過插手政治場上的事情,
奈何時局太過動蕩,他并不得勢,直至孫中山的崛起,他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可這樣的日子并不長久。
因為一來楊永泰與孫中山的政治只想并不完全一致,二來是楊永泰比時仗著自己的頭腦與眼光多少有點心高氣傲,這令他并不愿委身于孫中山的麾下。
為求發展他便轉投滇系桂系那邊,但遲遲未得重用,他只能毛遂自薦,他當時對李宗仁寄予厚望,但李宗仁卻沒遂了他的愿。這讓楊永泰低迷了好長一段時間。
直到蔣介石上位,楊永泰才又看到了機會,對著蔣介石就是一頓輸出,分析局勢,謀劃布局。把自己的想法和蔣介石大談特談,他的這一番言語對于蔣介石而言,可以算是對癥下藥了。
正中蔣介石當時最在意的軍閥紛爭,楊永泰的出現對于蔣介石而言,便是有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人,這讓蔣介石怎能不欣賞他呢?
紛爭中的唯一贏家
能讓楊永泰從一個被李宗仁看不上的人,變成能有機會出現在蔣介石面前的人,這其中的推手便是當時憑著才華與眼界令蔣介石敬重的黃郛。
當時的南京政府正是因為有了黃郛等一干大人物的加入才站穩了腳跟,對于蔣介石而言,這位仁兄是相當適合共謀國事的,可黃郛卻向蔣介石推薦了楊永泰,可見楊永泰對于當時時局的各種想法并不是天方夜譚。
可是后來也是因為黃郛才有了五三慘案,不難見得,此人也并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被他看好的楊永泰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雖說在此之前蔣介石對于楊永泰的了解,讓他認為楊永泰是個隨風倒,且勢利的人,可是身為將帥,用人就是得取其才不是么,于是蔣介石便大膽的啟用了這個有想法的楊永泰。
好不容易有蔣介石給了楊永泰上位的機會,為了抓住機會往上爬,楊永泰自然要干出一番事業來。
他這勢頭來的也猛,畢竟他起點就高,一上來就是放眼天下,直接就要幫蔣介石“削藩”。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在后來成了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有了瓜分天下的實力,但是在最初,他也只是群雄中的一份子,白崇禧,李宗仁等人對于蔣介石還是很不服不忿的。
起初,楊永泰給蔣介石提的意見是相當溫和的,畢竟同處一個陣營,強攻是不可能的,最優解便是用和平談判的方式削權裁軍。
那其余幾方勢力怎么會同意,這也是蔣介石最頭疼的點。
在楊永泰看來,所謂談判,不過就是相互的試探,最終的解決方式還是要文武相結合的。
他建議蔣介石,給這些軍閥頭目些甜頭升個官,在暗中側面的將兵權削弱,于此同時,動武,打壓與蔣介石恩怨最深的桂系,殺雞儆猴。
單純靠打仗戰勝,那多劃不來啊,自然要搭配點小動作,比如策反啊,拉攏啊,這都在楊永泰的計劃之內,這還沒完,多方勢力盤根錯節,一味打壓并不是最佳辦法,當然有的還需要適當的談談合作。
就比如穩扎在東北的張學良,對于他的這方勢力,楊永泰沒有選擇正面交鋒,而是想要先結交一下,讓張學良不至于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與之為敵。
不得不說,這真是步好棋,減輕自身壓力的同時,還威懾了其他勢力。
有了楊永泰一環扣一環的算計之后,從蔣桂之爭,到中原大戰,不過短短幾年時間,與蔣介石為敵的這些軍閥們便再也不足為懼。
都說蔣介石拿楊永泰當成自己的孔明,這樣的謀士,可不就是得放在手心里捧著么。
籠絡人心,效果顯著
壤外必先安內,是蔣介石后來的工作重心,但是楊永泰早已把這個法門在建黨初期便放在了自己所在的黨派中間。
這不前腳才解決了各大軍閥誰也不服誰的局面,后腳就將國對共的打擊事宜提上了日程。
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便是楊永泰提出來的,為了能讓共產黨不再是國民黨的有力威脅,楊永泰打算從根源上打擊共產黨。
自古以來便有一句話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到今天也有其道理存在,那時的楊永泰已經看出了這才是一個政黨存在的根本。
于是在除掉了棘手的軍閥問題之后,還沒等有個緩沖,就又給蔣介石上了一計,以政治手段為主,打壓中共,以軍事手段為輔,保存實力。
剿共便是從那時起開始初具規模,而政治剿共這個新起的手段也真的有所成效。打個巴掌給個甜棗的招數,楊永泰玩的不亦樂乎,而身在局中的百姓還不知內情,以為自己是受了天大的恩惠,于是對國民黨感恩戴德,對共產黨卻多有微詞。
作為蔣介石智囊團的一把手,楊永泰的手段自然不可能只有洗腦一眾小人物這么簡單,他還留有后手。
對付共產黨這件事情蔣介石之前不是沒有做過,“四一二”那么大的陣仗,都沒有將共產黨消滅,那么消滅共產黨對于楊永泰而言自然也不會是一件易事。
可楊永泰這個人極其善于鉆研,謀劃與布局,他提交給蔣介石的“剿共萬言書”便是他的心血之作,拿捏百姓不過是他的試水罷了。
接下來便是要辦實事出實績,讓百姓成為國民黨堅實的靠山,這就是他所謂的七分政治。
整頓吏治,是楊永泰點起的第一把火,要的是讓國民黨黨內不再魚龍混雜,曾經的國民黨不少領導層在其位不謀其職,楊永泰這樣一來,讓不少人下了馬,就大局觀而言,是相當明智的。
百姓們看著曾經毫無作為的那批官員被裁撤,怎能不激動,仿佛看到了希望,才是吸引人追隨的關鍵所在。
裁了官,接下來便是治民。
讓還沒在迂腐的大清手下緩過來的窮苦百姓們,得到救濟,給他們雪中送炭般的溫暖,這便是為民辦的實事。
這么一看,楊永泰給蔣介石的建議不都挺好的么,可這還沒完,這是他籠絡人心的開局,重頭戲其實是除異己。
三分軍事,七分得意
所謂除異己便是楊永泰講的三分軍事。
在安民政策實施下去之后,的確是相當有效,在蘇區,不少群眾被國民黨籠絡,對共產黨不再如從前那般。
這樣的局面正是楊永泰想要的,這為他接下來對共黨采取軍事手段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他趁國軍在百姓心中勢頭正盛,大舉出動,打擊紅軍,最先拿鄂豫皖根據地開刀,這是紅軍沒有想到的,打了紅軍個措手不及。這也成就了蔣介石打擊紅軍以來的最大的勝利。
這讓本就稱楊永泰為自己的孔明的蔣介石對楊永泰更加倚重信賴。
楊永泰自然沒有辜負蔣介石,在紅軍節節敗退,撤出鄂豫皖根據地之后,便開始大規模圍剿中央蘇區。
與此同時他也沒有停止他的“七分政治”的謀劃布局,這對蘇區紅軍相當不利,楊永泰再派出重兵,讓蘇區紅軍難以抵抗。
一次圍剿不成功,那就再來一次,用上更狠的招,“經濟封鎖”,這幾乎算是全方位打擊了,這一次楊永泰成功了,這次才有了我們后世謂之封神的紅軍長征。
此時的紅軍于蔣介石而言,危險指數那是降了不少,可是楊永泰并沒有就此放松警覺,趕盡殺絕才是他的作風。
可是在剿共這件事情上,布局過大,戰線過長對于國軍并無好處,楊永泰又不是個會頭腦發熱之人,分析利弊是他再擅長不過的事情,眼看紅軍再追無益,他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占地”。
軍事要塞想來都是兵家必爭,掌握一個有利的地理條件,對于戰局勢相當重要的,他便借著紅軍過四川一事,明目張膽的將四川手納入了蔣介石麾下。
借著“三分軍事”的旗號,不止剿共了,還搶占了地盤,一舉多得,這可讓楊永泰的威望一時間無人能及。
遇刺身亡的蔣派紅人
一個人名望要是大了,那么盯著他的人自然就會多了,更何況,像楊永泰這樣被蔣介石器重的幕僚。
如果他只是為蔣介石辦事,給蔣介石出謀劃策也就罷了??伤诘恼W系還有不少與之相對的派系,身為政學系首腦,為了鞏固自身權益,楊永泰自然不會放過與他對立的其他派系。
同樣的,看不慣政學系的派系,自然也不會放任楊永泰權勢越來越大。
于是,他們開始宣揚楊永泰功高蓋主,隨著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都有了“打倒楊永泰”的呼聲。
雖說蔣介石從未懷疑過楊永泰的衷心,可哪怕是掌權人,他也耐不住反對的聲浪越來越大,于是,蔣介石便只能將楊永泰外派,算是安撫民心,也是保護楊永泰的一種手段。
離開南京的楊永泰本應遠離了風波中心,不再受過多的關注,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在1936年末,楊永泰卻突然遇刺身亡。
雖然刺殺楊永泰的人當場就被逮捕了,但是關于究竟是誰幕后指使的卻眾說紛紜,有人說是黃埔系,有人說是陳果夫兄弟一派,但不管是哪一派,最終都沒有個定論。
為此蔣介石下令徹查,雖最終有了明確的判決,但是曾經叱咤風云,為蔣介石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楊永泰終究是回不來了,還死得如此令人唏噓。
但若是楊永泰沒遭遇刺殺,那時的政治格局會發展成什么樣,還真不好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