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武則天從皇后到女皇的上位史,她的這個神操作后世上位者紛紛效仿。
扳倒王皇后和蕭淑妃,武眉娘升級成萬人矚目的武皇后,自此掌握后宮生殺大權和最高管理權。
嘗到權力的滋味,武媚娘并不滿足這四方宮墻之內,她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成為古今第一人。
可是,上位并不容易。正統觀念在唐代已經根深蒂固。即便唐高宗李治同意她的操作,大臣們也不會買賬。
所以,實現目標必須要名正言順。于是,武媚娘拿出她當皇后的手段,開始環環相扣的謀劃。
上元元年,武照(本名)在大唐的棋盤上落下第一枚棋子。
唐高宗李治自認功績超過父親李世民,不滿足皇帝稱號,他想自稱天皇。
可“天皇”的稱號高過他的祖宗們,要用就得避諱,避諱就得有操作。
于是,李治把李姓故去的、當過王的,追封了一番。
宣簡公,原本是一個“公”,直接被追尊為宣皇帝,他的正妻張氏也跟著水漲船高,成了宣莊皇后。
懿王,搖身一變成光皇帝,他老婆成為光懿皇后。
太武皇帝被追尊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后成了太穆神皇后;
就連唐太宗李世民,也被追尊為太宗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變成文德圣皇后。
這一連串操作下來,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這就是武則天的高招,抬高先輩們的地位,好把自己往上提,自己地位就水漲船高。
武則天這么干,后來的嘉靖也效仿。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大臣們拿著朱家家譜往上追溯,最終叔叔朱祐杬家的朱厚熜當選。
朱厚熜即位,要改稱自己老爸朱杬為皇叔父,這下他孝心大發,不開心了,開始和大臣鬧矛盾。
看到朱家太廟九個神位,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而朱杬不能入太廟,朱厚熜更不開心。
掌握實權后,他想了一個辦法,把朱棣推上去,捧成“明成祖”,后續操作就變得名正言順。
實際上,朱棣不能稱明成祖,“祖”是開國皇帝,但朱厚熜管不了那么多,目的達到就行。
他這個操作就是歷史書讀的好,從武則天這里學來這番操作。
大家都漲頭銜,那武則天和李治是不是也要漲頭銜?
這就像一個公司里,主任提成經理,經理抬成總經理,大家頭銜都提高了,那他也要跟著往上抬。
皇帝有宗號,唐高宗李治給自己上的宗號是天皇,既然有天皇,就要有天后。
皇后武則天順勢配套上去——天后。
武則天之所以這么干,那是因為她懂得,要想得到那個位置,先把名份搞到,其他慢慢辦。
就好比一家公司,不是總經理卻想干總經理的活兒,那不得被人戳脊梁骨,處處碰壁。
這樣一來,武則天的名聲更響亮,朝上民間都知道這天后是不一般的人物。
就在這一年快結束時,武則天又憋了一個大招。她穿著朝服給李治上表,提了三個建議十二條。
在古代,皇后有朝服,而且皇后權利很大,有議政權。
現在我們很多人認為,古代女子沒什么地位。其實不是這樣。正妻有地位,而且地位跟丈夫平等。
這里就得講講什么是“妻子”。就是“齊”,齊就是平等的意思。
也就是說,她跟丈夫是平等平座。
所以,武則天她就占了一部分權利。
她給皇帝上表說,國家盛序出自玄元黃帝玄,玄元皇帝請令王公以下皆習老子。
所謂的玄元皇帝實際上就是老子。因為老子也姓李,唐王室姓李,李治封老子為玄元皇帝。
武則天說,國家的這些規矩都是從玄元黃帝出來的。所以,我們讓這個王公以下、貴族都學習老子。每一年都要念這個道德經。
當然,科舉考試的話就用《孝經》《論語》。
這一招實在是絕,表面上推崇道家經典,實際上是在教育這塊兒安插自己的“眼線”。
貴族們學不學《老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考試標準,這事兒誰提的,是武則天!
這就相當于在國家教育體系里埋下了一顆種子,實際是武則天在移權。
第二條建議,武則天是專打“七寸”,
自今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
在當時,父親在世時母親去世,兒子為母守孝的規矩就沒有那么嚴格。
但武則天提議,父親還活著,母親去世,那么就“服齊衰三年”。
這么一改,就是為提高女性影響力做準備。
她又擔心有人反對,就順手就來了個“京官八品以上,宜量加俸祿”,給在京官員加薪,多發福利。
這一下,反對的聲音立馬小了不少。畢竟誰會和錢過不去?
李治對武則天那是言聽計從,詔書一下全部執行起來。
再來看武則天這一套連環拳,既參與了政事,又成功收買了人心。
那個朱厚熜就是學武則天這招。
這招式簡單,就看你會學不會學。
假設你在一個公司,想架空一個有實權的人,這都是非常好的方法。不用刀對刀,只用上軟刀子。
在職場上,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是把別人踩到腳底下,自己爬上去,其實這才是最蠢的做法。
這種方法遇到的阻力比較大,而武則天的方法,就是最聰明的方法,把你們推上去,我順勢跟著往上。
陪著你慢慢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自己掌握在最關鍵、合適的那個位置上。
武則天從才人到皇后,用的是這一招;從皇后到女皇,用的還是這一招。
把你往上架、給名,看似給你升了職,但是實際上你沒有手里沒有權,然后我自己也提上來。
大家一起往上走,然后走到這個位置,到時候我想收拾你,那你已經擋不住了。
這個方法很好用,皇帝經常也用這個方法,比如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用“推恩令”像切蛋糕樣把各個封國切小,直到王爺們都是虛有其表,聽著風光,空無實權。
還有“尚書”,原本就是皇帝的小跟班,皇帝怕宰相權力太大,就把事兒都交給秘書干,慢慢尚書就有了實權,宰相權力被削弱。
武則天的這些操作,幫助她走上權力的巔峰,也對后世造成深遠影響。
不僅如此,上元二年,武則天又召集劉祎之等一幫文人,開始寫《列女傳》《臣軌》《百僚新誡》。
這些書都是暗藏玄機,《列女傳》提升女性地位,《臣軌》規范臣子行為,背后都是武則天在主導。
這就相當于給朝堂上的人都戴上“緊箍咒”,同時培養了一批聽自己話的“北門學士”,從宰相手里分權。
回看武則天的操作,她沒有拿著刀槍硬干,而是像個高明的棋手,在棋盤上巧妙布局。
陪著對手一起往上走,在合適的時候,抓住關鍵位置,把權力穩穩攥在自己手里。
大家還知道哪位名人模仿過她的操作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