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的三文魚最快48小時
可從捕撈地端上成都餐桌
落地成都后2小時內
即可完成從開魚到包裝入庫
日前,北京水產集團
在全國布局的首個加工中心
成都三文魚加工中心
于青羊區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B區
正式開業
日產能10噸
市民享受優質進口產品
當天上午,首農供應鏈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在陣陣掌聲和歡呼聲中,三文魚加工中心正式開業投用。
此次開業的加工中心,占地5000平方米,分為加工、辦公、運輸等多個區域,涵蓋冰鮮、凍品、調味三大生產車間。在加工區域,脫裝、清洗、切割、打包等環節的工人正各司其職、忙碌作業。經過工人們精細操作,一眨眼工夫,一整條三文魚就被包裝成一盒盒魚扒、魚柳和魚排等產品。
“加工中心滿產后,日均可加工海鮮10噸以上。這也意味著,北京水產集團從單一的水產品貿易型企業,轉型升級成了工廠加工+貿易一體化的企業。”首農供應鏈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長桂春生介紹,待加工完畢后,這些三文魚產品將迅速抵達成都、重慶等多地的渠道商、零售商手中,最終成為全國各地群眾餐桌上的美食。
“公司除三文魚外,還能加工扇貝、龍蝦、帝王蟹、銀鱈魚等多種海鮮產品。”桂春生以三文魚舉例道,僅三文魚便分為生加工品(三文魚柳段片、調味腌制三文魚)、熟制產品(煙熏三文魚)、冷凍產品(凍三文魚)等多種類型。“與鮮食三文魚相比,經過加工后的三文魚產品更多元、附加值更高,市民也能因此享受到更優質的進口產品。”
對于成都三文魚加工中心的投用,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十分期待。“挪威是全球主要的三文魚出口國之一,產品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而深受消費者青睞。”畢思明說,未來將與加工中心深化合作、優勢互補,攜手讓更多中國居民品嘗到來自北歐的獨特風味。
三天辦好證
青羊高效優質服務贏點贊
位于文家大道、占地面積212畝的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因層高高、承重能力強、配備吊裝平臺,能夠充分滿足都市工業生產所需,被稱為青羊區工業上樓的“樣板工程”。
“此處能夠滿足我們拎包入住的生產所需,這也是青羊吸引我們落地的重要因素。”談及選擇青羊的原因,桂春生表示,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設計理念先進。“我們只需要負責將加工設備進場、安裝、調試后,就能正式投入生產,省去了自己建廠房的麻煩。”
交通便捷,是航空智能集成創新園的顯著優勢之一。在桂春生看來,距離雙流機場直線距離不到20公里、出公司左轉就是成都繞城高速的區位優勢,讓海鮮產品在海關完成貨物通關后,可以在半小時左右就到達加工區域,最大限度確保海鮮的品質和新鮮度。“西部地區人口眾多,三文魚消費市場前景廣闊。成都是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人口基數大、消費力旺盛。在青羊這一中心城區進行加工,既臨近消費市場也能降低生產運輸成本。”
青羊一流的營商環境,也讓桂春生印象深刻。“從事海鮮加工,需要辦理相關生產許可資質。”桂春生回憶,當公司完成設備安裝驗收后,便提出了辦理生產許可資質的申請。“青羊派專人跟蹤對接,從提出申請到資質下發僅耗時三天。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青羊服務企業的意識很強,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在青羊發展的信心。”桂春生對此連連點贊。
落地青羊后,桂春生對公司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明確——打造成都三文魚刺身加工的燈塔工廠。“我們配備全球領先的馬瑞奧三文魚分割線,在加工時確保車間溫度低于8℃,2小時內便完成從開魚到包裝入庫的作業,以高效、安全、穩定的生產流程保障三文魚品質。” 桂春生表示,公司將打通國外原產地與國內之間的空運冷鏈運輸、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產品銷售等系列渠道,打造三文魚標準化供應鏈,為三文魚生產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作出貢獻。
借力糖酒會
產業聯動鏈春糖促發展
仲春時節,天府之國草木蔓發、生機勃勃。在第112屆全國糖酒會甜蜜啟幕之際,加工中心開業當天中午,北京水產集團有限公司還在青羊舉行“北水”品牌煥新及產品推介會,向合作伙伴們推介公司旗下產品,以期達成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產業聯動鏈春糖,供需對接促發展。推介會上,四川省天府優選品牌運營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益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四川鑫農誠商貿有限公司等公司,分別與北京水產集團在西南布局的相關公司簽約,約定在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商貿流通、水產凍品銷售等方面加強合作。“我們將堅持深海到餐桌的全鏈路品控,以匠心打造產品,讓‘北水’在更廣闊的市場中大放異彩。”北京水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想表示。
成都三文魚加工中心的落地,是青羊引進優質企業、深化“立園滿園”的生動實踐。當前,青羊正加快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四鏈”深度融合、競爭能力突出、運行機制高效的現代化園區,不斷提升園區產業規模和競爭能力,加快把園區建設成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
據統計,2024年,成都航空口岸共進口價值9億元的冰鮮水產品,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三文魚。不沿海、不沿邊的成都,三文魚進口量位居全國第二。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北歐的三文魚最快48小時可從捕撈地端上成都餐桌”“2025年,要持續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打造三文魚、榴蓮等特色單品全國集散中心。”
“三文魚產業的迅速發展,是四川近年來水產產業的亮點之一。《2025年全省水產工作要點》明確,四川將以打造千億級水產產業為目標,加速構建現代化水產產業體系,助力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四川省水產局一級調研員曾開虎認為,成都三文魚加工中心的落地,是四川招引和培育水產產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成功案例,將對全省水產產業及青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北京水產集團是北京首農集團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資專業子集團。北京首農集團食品有限公司作為北京市屬大型國有農業食品企業,產品橫跨農牧漁業、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物產物業,所屬企業500余家、持有中華老字號16個,資產總額超1800億元。
成都三文魚加工中心由首農供應鏈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未來,該加工中心將致力于打造成都三文魚刺身加工燈塔工廠,以“立足成渝、服務西部、回饋首都、面向全國”為戰略核心,以三文魚為主要切入點,并探索標準化、可復制的工貿一體化業務模式,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實現全國范圍內高品質水產品的加工與供應。
【往 期 回 顧】
報道:鄭棟梁
編輯:梁藝懷
轉發周知,讓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