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說到玉米結束了階段性的高點,開始正式進入回調震蕩的階段。
而從行情上來看,就表現為東北和山東兩大主產區攜手齊跌,雖然我們昨天也分析過,盡管玉米下跌,但是大跌的幾率并不大,但是終究是在下跌,也讓很多人心里在打鼓,玉米會跌到什么程度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因為影響行情的因素有很多,而且玉米市場也不是算命,得不出精準答案來。
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幾個方向供大家思考:
第一個,山東玉米行情主要看兩件事。
一是用糧企業的需求,二是貿易商的心態,可以說這兩件事就基本決定了山東玉米的走向。
目前來看,深加工依然有需求,但是卻不敢大幅壓價,更多是處于試探心態。因為企業不僅要考慮當前,還要考慮后續市場,因為距離新玉米收獲上市還有6個月時間呢,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如何保障原料成本的平穩,這是企業考慮的事情。
而且市場對玉米后續的看漲情緒依然很濃,所以深加工也要考慮整體玉米原料價格的綜合成本。
而飼料企業呢,雖然現在不是需求旺季,但也在提早布局了,因為根據前兩年經驗,越不考慮最后越要被動。
而短期來看,飼料企業手里的籌碼很多,因為現在小麥在降價,并且已經開始進入到了替代區間,所以飼料企業短期需求不旺,觀望更多。
貿易主體心態則很明朗,有利潤就走一部分,但整體看漲情緒依然很強,主要就是進口下降以后,國產玉米需求增長,再加上玉米供需偏緊,使得玉米易漲難跌。
所以貿易主體情緒有比較穩的支撐,不會輕易崩塌,所以應該不太會出現那種恐慌出糧的踩踏現象。
所以這就使得山東華北市場的表現很可能就是上量幾天,價格下跌,然后跌不了幾天,上量減少,價格又再次回調。
所以,山東華北市場總體以小步調整為主,價格重心可能會稍有下調,但在2250-2300元/噸區間支撐比較強。
第二,東北倒逼下跌。
之前東北和山東一直不順價,這也導致東北糧外流很少,一部分原因是市場看漲情緒高,基層惜售,而另一部分原因也是企業提價鎖糧。
但是我們說過,企業提價也是硬著頭皮提的,因為山東華北漲價,與東北價差拉大,如果企業不提價,那么東北糧就會大量外流,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提價。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是潮糧上量進入尾聲,企業迎來了壓價的好時機;
二是山東華北下跌,也給了東北玉米壓價的空間。
所以,山東下跌后,東北也就馬上跟跌了。
第三,政策因素。
雖然收儲接近尾聲,但并不意味著政策就放任玉米不管了,而且從顯性支撐轉變為隱性支撐,即農民賣糧結束后,把市場的手還給市場,還給供需,但是整體波動依然在大框架下。
也就是說,如果玉米的波動跳出三界之外,那如來佛祖也要伸出神掌的。
所以有政策保駕護航,玉米即便回調,但底氣依然十足。
不過需要考慮的兩件事是:
一是隨著時間推進,新小麥收獲越來越近,市場的重心將向小麥轉移,因為今年小麥有一個重要特點,即新小麥一旦豐產,供應壓增加,流入飼用的可能性就大增,這對玉米是一個重要影響。
二是可拍賣的陳化稻谷也有千萬噸,什么時候拍,什么價格拍,也需要關注。
所以短期可能在利多方面沒有什么新的因素,那么玉米可能將進入一個蟄伏階段,等待著新一輪供需變化,再找機會再次沖高。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