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海網報道,朝鮮警告日本不要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導彈,稱這種攻擊能力將“導致東北亞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報道稱,東京計劃從2026年3月開始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導彈以獲取在危急時刻的反擊能力。朝中社援引朝鮮外務省日本研究所政策室長的談話,譴責日本通過不斷加強日美軍事同盟和在各領域與北約勢力合謀勾結等舉措延續過去的侵略歷史。朝中社在報道中說:“針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所有軍事手段和各式各樣的舉動都將被徹底消滅。”
遠程導彈(資料圖)
戰敗80年,日本賊心不死,還打算打造第2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東亞國家不會允許日本擾亂地區和平,必定會聯手把日本收拾了。但是轉念一想,朝鮮這話里話外的意思,是暗示朝鮮要和中國聯手。東亞只有5個國家,日韓就不用說了,沆瀣一氣,成為美國在東亞的“代理人”。更何況朝韓劍拔弩張,朝鮮要聯合也不會聯合韓國。至于蒙古,和日本相隔甚遠,且不在日本遠程導彈的覆蓋范圍內,也不是朝鮮聯手的最佳人選。
日本為啥突然想在九州部署導彈呢?2022年底,日本就搞了個未來10年的防衛力整備計劃,這12式陸基反艦導彈的裝備和運營就被寫進了這個計劃里,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和部署也“榜上有名”。日本多年來一直對“和平憲法”動歪腦筋,安保戰略也從原來的“專守防衛”,搖身一變成了“提升反擊能力”。國際和地區安全形勢變來變去,日本就趁機想在軍事上搞出點大動靜。日本還找了個“萬能借口”,就是“朝核威脅”,說自己是為了應對外部安保威脅和自身安全擔憂,才要突破“專守防衛”。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同時,由于有意介入臺海局事,日本還有意在琉球群島部署,日方部署這種性能不強的導彈很難對中國造成實質性威脅,但是需要警惕日本目前“玩火”的野心。近年來日本在美國的默許下漸漸解開二戰戰敗國的封印枷鎖,為美國大國競爭出一份力,美國對他就會更放任、更支持。日本時刻窺視重新侵略的機會,冒昧地策劃把周邊國家鎖定在射程范圍內,擁有先發制人打擊能力。此舉將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導致日本變成共同靶標被完全鎖定在地區國家的打擊范圍內。
在全國兩會期間,外交部長在記者會上被問及“對于當前日中關系有什么看法”時,特別提到臺灣問題。他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我們要正告這些人,與其鼓吹“臺灣地區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謹記,借臺灣地區生事,就是給日本找事。外交部長強調,“今年是臺灣地區光復80周年。主要戰勝國發表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確規定,要把日本竊取臺灣地區歸還中國,日本也宣布承認《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這些都確認中國對臺灣地區的主權,構成戰后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中日關系一直在波動中前行。自石破茂上臺后,雙方高層對話逐步恢復,關系表面上有所緩和,似乎釋放出改善信號。盡管日本政府在外交場合表現出合作姿態,在涉及臺海等核心問題時,它態度卻依舊頑固,甚至采取了更加冒險的舉動,試圖挑戰中國的底線。今年2月,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艇未經事先通報,公然穿越臺灣海峽。日本防務部門卻避而不談其真實意圖,只是含糊其辭地表示中國軍隊近期在日本周邊“活動趨于活躍”,日方對此“嚴重關切”,并聲稱將“冷靜且堅決”地加以應對。
石破茂(資料圖)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說,近年來,日方不斷突破“和平憲法”約束,在強軍擴武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是危險和不得人心的。中國明確表示,日本軍事擴張威脅地區安全,要求其“深刻汲取歷史教訓”。日本計劃部署遠程導彈,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韓國或加速“薩德”系統升級,朝鮮可能強化核威懾,進一步破壞東北亞穩定。中國立場明確,國家安全與主權不容妥協。日本若想真正改善對華關系,需停止軍事挑釁,而非一邊“遞刀”一邊“要錢”。國際社會亦需警惕日本重蹈歷史覆轍,推動其回歸和平發展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