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杜思云,2021級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本科生,中共黨員,現(xiàn)擔任木科202301班班助,曾任木科202102班團支書、學生國際交流中心外事服務部干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fā)表一篇SCI論文,申請發(fā)明專利一項,獲得國家獎學金、省級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四川省綜合素質(zhì)A級證書等多項榮譽。現(xiàn)以推免綜合成績專業(yè)第二保研至中山大學材料工程專業(yè)。
彌補遺憾,重建信心
高中時期,杜思云是班上的“小透明”,盡管她在學校的重點班里總是埋頭苦學,但周圍同學個個才華橫溢,使得她的努力在天賦面前似乎顯得微不足道。然而,“小透明”也有自己的光芒——她永不輕言放棄,永不被困難打倒。杜思云帶著“為什么我這么努力,卻依然難以趕上周圍人的優(yōu)秀”這股不服輸?shù)膭艃禾と肓舜髮W校園。
“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nèi)的建立。”大一開學的優(yōu)標答辯堅定了杜思云心中要變成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的愿景,她確立了接下來大學三年的目標——爭取優(yōu)異成績,爭取保研機會。“我要彌補自己在高中時期的遺憾”,在這樣強烈的信念支撐下,杜思云連續(xù)三年幾乎每堂課都選擇坐在第一排,以保證自己百分之百的專注度,并通過頻繁且積極的師生互動,讓自己在同學們面前脫穎而出,同時也讓老師們對她印象深刻。早七點出門晚十點回寢經(jīng)常保持長達十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每一分鐘都掰碎了充分利用;長線計劃加短期目標,及時調(diào)整和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杜思云每節(jié)課結(jié)束,都會立即對知識點進行復盤整理,一次一次再一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她會總結(jié)出一套“私人定制”的復習資料: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和自己的理解,杜思云將知識點分類整理,找到自己的薄弱點、易錯點;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杜思云會制作大量的思維導圖和圖表,通過這些視覺化的工具幫助她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一以貫之的努力,讓杜思云在大一期末便看到了努力的成果,必修加權(quán)成績專業(yè)第三,這個結(jié)果給了她莫大的動力,讓她相信:在大學努力是有回報的。
“回憶起來我也不知道是自己是哪里來的勇氣要拿第一。”從高考成績僅比專業(yè)調(diào)檔線高2分的“吊車尾”到堅不可摧的年級第一,是極強的信念和高度的自律,更是她不甘被命運束縛、勇于改寫命運的決心,杜思云就這樣從穩(wěn)健的開端破曉,細小的進展如晨露悄然凝聚,持之以恒,光華自生。
抓住機會,完善自我
不管是上百人的公共課還是小班的專業(yè)課,每當有回答問題的機會,杜思云都會高高舉起自己的手。“我很珍惜每次在公共場合發(fā)言的機會,能夠充分展現(xiàn)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的“積極”其實是杜思云對過去自己的改變:在高一時,她并不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一次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成為了她心中的一道坎。當時,杜思云雖具備一定的演講能力,但由于內(nèi)心的猶豫和不自信,她遲遲沒有報名。最終,她的“不主動”不僅讓她錯失了參加這次比賽的機會,更讓她在接下來的選擇機會中失去了主動權(quán)。看著其他同學在臺上自信地展示自己,她深刻體會到被動等待帶來的遺憾。于是杜思云明白:機會總是稍縱即逝,只有主動出擊,才能真正抓住它們。“會有對答題出錯的緊張擔心,但更多的是能夠被看到的欣喜和激動。”正是在大家面前的一次次表現(xiàn),讓外界對她的期待更大,也讓她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內(nèi)外兩種力量不停地推動著杜思云成為更好的自己。大學三年杜思云也嘗試開始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學生工作,從學生國際交流中心外事服務部干事到小班團支書,再到新生小班班主任助理。三年的學生工作是全新的、充滿挑戰(zhàn)的,更是充實的、益于個人成長的。
繁忙緊張的學習科研間隙,“二課”成為了杜思云暫時的歇腳處。絕不功利性的為了加分而參加,杜思云參加的一定是能提升自己的二課活動,她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專業(yè)之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且連續(xù)兩年取得第二課堂滿分的成績。“二課”也是她拓寬社交圈、鍛煉表達能力的絕佳機會。杜思云喜歡跟各種年齡各種專業(yè)的人接觸,低年級朋友身上的朝氣活力會帶給她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其他專業(yè)的朋友會給她提供不同學術背景下對同一問題的思考與創(chuàng)新。“人生向好不只在于能力的高下、學識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把握機會的勇氣”,在杜思云的大學三年生活里,她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努力的她,本身就是自己的機遇。
平衡重壓,全新嘗試
從大一開始,杜思云就加入了實驗室,從最開始鋸木頭洗瓶子,到接觸真正的實驗項目,再到獨當一面帶隊參加比賽。三年的科研之旅,“嚴謹”和“耐得住寂寞”是杜思云打開科研大門的鑰匙,實驗項目逐漸向好,杜思云與導師商量,開始嘗試撰寫論文。幾次異常的實驗數(shù)據(jù)結(jié)果,讓杜思云陷入了對自己科研能力的懷疑。遇到困難,不去妥協(xié),找到根源,對癥下藥,杜思云的詞典里從來沒有“放棄”二字,既然開始了,那便只顧風雨兼程。
“大三真的很忙,忙著保研,成績不能掉下來;忙著科研,想做出點成果。”正值大三,大創(chuàng)、實驗、英語競賽、論文,很多重要的事情累加起來,讓杜思云感到壓力很大,“每件事情我都想做好,但是精力是有限的,沒辦法盡善盡美。”論文的產(chǎn)出更是一個全新的過程,全英文寫作、軟件學習、投稿,這一切對杜思云來說都是陌生的,她只能做一步問一步,走一步看一步。杜思云常常陷入焦慮的境地,幸運的是導師永遠是她最大的避風港。無論科研還是生活,陳玉竹和肖輝兩位老師都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面對實驗設計、數(shù)據(jù)分析和論文撰寫的難題,他們總能及時提供詳盡指導,幫助杜思云找到最優(yōu)解。此外,他們還關心杜思云的身心健康,提醒她適時休息和放松。正是這種全方位的支持,讓杜思云得以在科研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
出發(fā)永遠是最有意義的事情,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后,杜思云把自己的娛樂時間縮短,把精力集中在當下最重要的地方。“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就一定要用足夠的時間”擁有了足夠的時間,杜思云會精細地分配每一個板塊的時間,再百分之百地投入。整個大三杜思云見縫插針地學習,忙里偷閑地工作。
“它終于不再是未來的路,它終于變成了眼前的路、腳下的路。”三年前那個在高中班上默默無聞的杜思云,如今已在大學校園里嶄露頭角,是杜思云的努力把這一路點綴得花香彌漫。三年的時間很短,短到還沒來得及仔細品味時間就過去;三年的時間又很長,足夠讓一個想要變得更好的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人生每到新的一階段,會被新的挑戰(zhàn)和憧憬占有,帶著過去的愿望繼續(xù)向前,杜思云在彌補高中遺憾的大學成為了大家眼中真正優(yōu)秀的人,她又將在嶄新的下一站去實現(xiàn)大學留下的愿望,她就像一棵樹一心向陽,絕對自信,絕對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在川農(nóng)!這樣減脂!
川南小鎮(zhèn)到清華!她用“趕考”姿態(tài)書寫青春!
? ? 曬!太!陽!啦!
文字 | 方卓立
圖片 | 史海若 俞露燁
編輯 | 滿開容
責編 | 曾俊鍇
點亮“在看”,見證她的逆襲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