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俄烏沖突停火談判的問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經過20多個小時的拉鋸和談判,第一輪已經告一段落,雙方談判的重點也是關于停火,雖然宣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進步,但想要實現真正的全面停火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而在這場談判中,還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分歧點,那就是關于敲定確保黑海航運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因為根據2022年7月達成的黑海糧食倡議,雙方都可以通過黑海分別運輸自己的糧食以及化肥和農產品,但是僅僅在一年后協議就作廢。
美俄談判
根據媒體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對外表示,重啟黑海糧食倡議舉行的談判將不會輕松。因為涉及到這個協議需要討論的細節性問題數量太過于龐大,而且俄羅斯方面當時確實履行了承諾和義務,但是針對俄方的承諾始終未能兌現,這對俄羅斯來說非常不公平。
根據當時達成的糧食協議,烏克蘭也可以經過黑海港口外運烏克蘭糧食而不受俄羅斯的攻擊,俄羅斯也可以正常運輸農產品和化肥,將其賣到國際市場上,但在實際操作中,西方將大部分烏克蘭糧食轉運至本國,協議核心目標是向貧困國家輸送糧食,缺始終未能實現。
烏克蘭糧食外運
此后俄羅斯也因為西方的制裁,導致自己的農產品和化肥難以進入國際市場上,所以俄羅斯在一年后退出了該協議,這本身也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操作,既然你不讓我外運農產品和化肥,那我就不讓你外運糧食。
由于俄羅斯掌握著黑海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并且侵占了大部分烏克蘭瀕臨海岸線的領土,導致烏克蘭目前能夠外運的港口只剩下個別幾個,還要面臨俄羅斯的封鎖和打擊,所以外運的難度非常之大,想要實現糧食外運就必須讓俄羅斯松口。
烏克蘭國內玉米積壓
烏克蘭作為一個農產品生產大國,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主要生產玉米、小麥、大麥、葵花籽,占據著全球15%的玉米出口量,以及10%的小麥出口量,是世界第五大小麥生產國,以往主要出口到中東國家和歐洲國家,葵花籽油則主要出口到歐盟和印度。
但是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烏克蘭的農產品出現了嚴重的積壓,一方面其生產出來的大量玉米和小麥,因為海上通道受阻而無法運出去,另一方面則是國際市場上的小麥和玉米價格出現攀升,由于缺乏烏克蘭的供應,導致國際市場糧食價格非常不穩定。
俄羅斯總統普京
此前烏克蘭曾經嘗試通過陸路通道,將糧食通過卡車運輸到波蘭,再由波蘭運輸至歐洲多國,但這種運輸方式不僅成本高,而且也遭到了波蘭的強烈反對,因為烏克蘭的糧食在價格上的優勢,對波蘭本土農業形成沖擊,遭到了本土農民的強烈抗議,甚至聚集在邊境對來自烏克蘭的糧食卡車進行攔截。
而且這種陸地運輸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卡車的運量根本無法和海運相比,并且成本高昂,路線還很遠,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燃油,仍然導致烏克蘭本土大量的糧食積壓,這影響了烏克蘭對售賣糧食后資金的獲取。但這也不怨俄羅斯,畢竟俄羅斯當時也遵守了承諾,反而是美國和西方不講信用,所以導致最后兩敗俱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