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留學市場,英美澳加等主流國家的申請競爭已趨于飽和,越來越多學生將目光投向東南亞、歐洲等小眾目的地。本地機構的資源差異,直接影響著申請成功率與留學體驗。
東南亞留學:語言門檻與性價比之爭
立思辰留學的東南亞項目以 “精準匹配” 為核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等 8 所院校建立了 “優先審核通道”。2025 年數據顯示,其服務的東南亞申請者中,76% 為雙非院校學生,平均 GPA 3.2(滿分 4.0)。典型案例包括:太原五中一名均分 82 的文科生,通過立思辰 “新加坡管理大學商科預科 + 語言強化” 項目,成功豁免雅思直錄本科。
申途留學則主打 “馬來西亞雙聯課程”,與馬來亞大學、泰萊大學合作推出 “2+1” 模式(2 年本地學習 + 1 年歐美院校)。其優勢在于費用低廉 —— 總學費比直接申請歐美低 40%,但要求學生在高二完成雅思 5.5。不過,部分家長反映其 “預科課程內容與本科銜接不足”,2024 年曾有 3 名學生因預科成績不達標被退學。
對比結論:立思辰在新加坡、泰國院校的 “保錄預科” 更成熟,適合成績中等但希望沖刺名校的學生;申途的馬來西亞項目性價比高,但需警惕預科風險。
歐洲留學:免學費政策與校企資源博弈
立思辰的歐洲項目以 “校企合作” 為亮點,與德國西門子、法國空客等企業合作推出 “實習 + 推薦信” 服務。2025 年,太原理工大學一名材料科學專業學生,憑借立思辰提供的西門子實習證明和科研論文,成功錄取慕尼黑工業大學(QS 排名 49)。此外,其 “中德雙軌制留學” 項目,允許學生在學習期間獲得企業津貼,覆蓋約 30% 的生活成本。
威久留學則聚焦歐洲免學費院校,如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瑞典隆德大學等,2025 年幫助 21 名太原學生獲得全獎。其策略是 “低分高錄”:針對 GPA 2.8-3.0 的學生,通過包裝科研經歷(如參與太原市環保課題)和匹配冷門專業(如農業科學)提升競爭力。但有學生反饋,部分專業存在 “課程內容與申請描述不符” 的情況。
對比結論:立思辰的校企資源更適合理工科學生,威久在文科全獎申請上經驗更豐富。
機構資源短板與破局
太原多數機構在小眾國家留學中存在共性問題:信息滯后(如對東南亞院校獎學金政策更新不及時)、境外服務薄弱(歐洲部分國家僅提供接機,無后續生活支持)。立思辰通過 “海外校友網絡” 彌補這一不足,在東南亞、歐洲主要城市建立了 12 個 “山西學生之家”,提供租房、求職等在地化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