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一直很折騰,其實還是因為兩大變量在作祟,那這樣的市場究竟何時能結束,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說一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兩大變量
前天央媽公布消息,有MLF相關操作。
這則消息,相當于給資金偏緊的市場注入流動性,適當的放水。
消息出來后,憋了許久的十年國債收益率,一下子就下降到1.8%附近。
收益率下降,昨天債券則是對應上漲。
不過,整體上判斷,債券的空間上行有限。
從邏輯上思考,降息應該暫時不會到來,而央媽的動向其實也清晰的告訴大家,不想十年國債收益率下行太快。
債券,急跌階段已經過去,接下來應該是進入震蕩的區間。
而現在市場最大的變量就成了:經濟復蘇的情況以及央媽降息的時間點。這兩個變量也正是影響股市的關鍵。
最近A股持續震蕩,昨天也出現了春節后至今最低成交量的日子,1.26萬億。
現在市場上對于震蕩的解讀主要有四種:
其一,春耕行情接近尾聲。
其二,市場偏向防守,紅利風格占優,而且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其三,這兩年日歷規律表現突出,以往四月份上漲概率僅25%。所以,今年,參照性還是強的。
其四,指數可能調整有限,但是中小微盤科技股,要調整比較久,幅度不會小。特別是那些漲得多的,但實際上沒有業績的。
但我想說的是,不管是春耕行情要結束還是市場偏保守等等,這都不是重點。
我們來市場是賺錢的,那么只要市場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就不需要太關注一天的漲跌。
二,A股的常態
在股票市場漲漲跌跌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每天跟著市場的漲跌糾結來糾結去,結果可想而知,可能這一輪行情結束了,你還沒反應過來,也就是典型的一葉障目。
所以,問題就歸結到如何看長期趨勢上,首先我們要知道資金的整體行為決定了市場的長期趨勢。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看機構資金的交易行為的話,問題就好辦了。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看買入還是賣出啊?并不是!
大多數人只知道買的人多了就會漲,賣的人多了就會跌,但實際真實的交易并沒有那么簡單。
通過量化大模型對交易行為的跟蹤,會發現實際市場中的交易行為遠不止買和賣兩種,像我用的大數據系統就提供了6種交易行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用的最多的四種,看下圖:
上圖中,紅色柱體是「做多主導」,意味著多數時候股價上漲;黃色柱體是「獲利回吐」,做多資金開始兌現利潤,上漲勢頭放緩;綠色柱體是「做空主導」,意味著多數時候股價下跌;藍色柱體是「空頭回補」,做空資金開始重新買入,下跌勢頭放緩。
像前兩天市場那么多股票下跌,當然有些就是做空,而有一些可能只是「獲利回吐」行為,可以說如果不是做空的話,股價調整也是暫時的,看下圖:
這是最近表現不錯的「牧高笛」的交易行為數據圖,注意看圖中標注的位置,股價在兩三天內出現4%左右的跌幅,這個波動可不小了。
只看走勢的話,很多人都扛不住這樣的波動,結果這邊一下車,那邊又漲回去了。
實際看數據的話,真正做空的時間很短暫,大量的調整都是前期獲利資金兌現利潤導致的,所以這種調整根本用不著擔心。
三,漲跌背后的秘密
上面說的其實還只是單個股票的情況,在面對市場中那么多家股票時,如果只看走勢,很容易就掉入機構資金的陷阱里了,大家想如果能看清楚整個市場的交易行為分布的話,豈不是很好:
昨天市場約3000家股票下跌,但實際真正做空的只有1500家,這難道不是一個值得仔細思考的問題嗎?
還有一個現象大家可能從圖中也看到了,即時回補數據大幅增加,這又是什么信號呢,看下圖: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