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超市曬出的員工離職數據火了——2月份10個人辭職,算下來每1000個員工里才走1個多。這數字放在現在年輕人動不動就"裸辭"的時代,簡直像神話。但要說有啥秘密武器,倒不如說他們深諳一個道理:留人就像處對象,靠的不是合同拴著,而是讓員工從心底覺得"這兒值得待"。
胖東來從招人那天起就在打"預防針"。新人入職不光有師傅帶,每個月主管還會專門花時間幫員工畫"成長地圖"。就像處對象時提前說清優缺點,他們把崗位發展、可能遇到的坎兒都擺在明面上。這種透明化溝通,好比給雙方關系打了疫苗,遇到問題時早有心理準備。
很多企業怕員工學完本事就跑,胖東來卻反著來。他們給收銀員培訓超市選址知識,教理貨員學商品陳列設計,甚至讓基層員工參與新品選品會。比如一位干了五年的員工,現在能對著攝像頭講解十幾種芒果的區別,這種"長本事"的踏實感,比多給五百塊工資更抓心。
他們的離職面談更有意思。聽說員工要跳槽去隔壁超市當主管,部門經理不但沒攔著,還幫他分析新崗位要補哪些管理課。結果聊著聊著,員工突然覺得:"公司這么替我著想,走了是不是太虧?" 這種"以退為進"的溝通法,往往比死纏爛打管用得多。
要說最絕的,還是胖東來把公司整出了"家"的味道。別的超市防員工像防賊,他們卻讓員工自己定價——發現哪個商品比別家貴了,員工可以直接調價。這種信任就像家里鑰匙隨便放,反而讓人更珍惜。每月兩次的"吐槽大會"更接地氣,從食堂飯菜太咸到廁所卷紙質量,什么都能提。
李力剛老師認為:"好公司得像老火湯,得慢慢煨。" 胖東來每年帶著員工家屬旅游,給員工父母發孝心獎金,連員工買房都派專人幫忙看合同。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閑棋",其實都在往員工的"情感賬戶"里存錢。等真要離職時,想起領導幫忙參謀裝修的事兒,想起孩子參加公司夏令營的笑臉,這腳就邁不出去了。
現在很多老板總抱怨年輕人不好管,胖東來的故事說明:不是年輕人難搞,是沒找到對的相處方式。他們把超市貨架變成員工展示創意的舞臺,把例會開成解決問題的茶話會,甚至允許員工在抖音直播理貨過程。這種"把工作變好玩"的智慧,比什么KPI考核都來得實在。
說到底,員工和企業就像談戀愛。胖東來證明了:少點算計,多點真心;少畫大餅,多辦實事;少講規矩,多講人情。當公司把員工當成自家兄弟姐妹處,誰還總想著跳槽呢?這種"不用談判的談判",或許才是留住人心的最高境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