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與歐洲幾個不同的研究機構對生活在各地的長壽者進行了跟蹤調查。綜合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90歲以上的老人有以下30項共同特征:
1. 看病:很少去醫院。
2. 吃藥:一生中的用藥總量(包括營養藥)遠低于平均水平。
3. 病史:多數在中青年時不曾患有長期的嚴重疾病。
4. 飯量:總體偏少,但不排斥適量的零食。
5. 營養:飲食含蛋白質較高、脂肪較低,清淡,不偏食,注重多樣性,樂于嘗試新的食物。
6. 飲酒:并非全不飲酒。有此習慣者,僅是小酌。均無長期酗酒史。
7. 抽煙:絕大多數目前不吸煙,若抽也不多、不成癮,且喜歡用煙斗。
8. 喝茶:多數從年輕時即開始有了喝茶的習慣,并保持至今。
9. 作息:絕大多數有早睡早起的習慣。
10.睡時:平均在6至7.5個小時,且保持穩定,不時多時少。多數并無午間小憩。
11.運動:所從事類別的差異很大,但能持之以恒;并更樂于在戶外活動。
12.生理:多數有以下5個特征:
1)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171厘米,女:157厘米。
2)體重:不過重或過輕,且隨年齡變化的變動較小。
3)肌肉:舒張力佳;
4)皮膚:較有彈性;
5)握力:有力持久。
13.神智:少有患老年癡呆癥者。
14.腦力:判別力、認知力、邏輯力、記憶力與表達力的衰退都比較慢,并且他們有意識地鍛煉與強化自己的這些能力。
15.退休:大多數人在65歲左右。過早退休者反而不長壽。
16.寄養:常年住養老院者較少。
17.儀容:注重服飾、儀表、舉止、個人裝束與家居整潔,并非奢華,但自我欣賞。
18.獨立:多數傾向自立、自主、自為,主觀上與客觀上對環境與子女、親朋好友的依賴性較小。
19.經歷:在過往生活中,尤其是青壯年時代,大多數曾經歷過冒險和困苦。
20.抑郁:不少人在五六十歲時曾出現過情緒憂郁,但隨后即能調整狀態,邁向新的生活。
21.懷舊:多數人對舊時有珍惜、感懷與美好的感覺,但對個人經歷與社會環境并不感嘆今不如昔,并不希望回到過去,而是更樂于生活在多變、多彩的現在。
22.社交:有穩定、適當、比較和諧、比較密切的伴侶、家庭和朋友圈。
23.閑談:喜歡與熟人乃至生人交談,甚至“八卦”,但一般不牢記在心,不搬弄是非。
24.辯證:能夠在周圍很多人認為不利的情形中,看到有利的與美好的一面。不鉆牛角尖。
25.順變:當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態度與做法,適應能力比較強。
26.求新:對于時事、新知、周圍的事物有比較強的了解和參與的興趣,并努力去做。
27.性格:樂觀、開朗,有幽默感,常會放聲大笑。平和,無憂,少有爭吵。
28.務實:容易感到滿足與充實,不與人攀比,懂得享受即在的與即有的快樂日子。
29.生死:不那么關注死亡的問題,并為此憂心忡忡。活一天,活好一天;活一年,活好一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