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圈外人怎么看,在學術界想要生存和發展下去,發論文就是須臾不可離的水和空氣,有條件的當然要干凈的水和優質空氣,沒條件的略微渾濁的水和有點刺鼻的空氣也得用——比如在“牛津劍橋出版社”旗下、列入 Web of Science 的期刊發文,能說不正規嗎?但事實上,這確實是一場騙局。
“牛津劍橋出版社”總部
圖源:Fine & Country
據西班牙《國家報》報道,注冊地點位于英國伯明翰一處始建于1879年的宏偉豪宅內的“牛津劍橋出版社”(Oxbridge Publishing House LTD)正在經營數十份學術期刊,其名頭大的嚇人,但實際上它與那兩所大學沒有任何關系,38 歲的巴基斯坦公民穆罕默德·哈西卜(Muhammad Haseeb)為該公司的所有者,根據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文獻研究員馬丁·阿爾貝托和德爾加多·埃米利奧的研究,這家公司自2020年以來,已經收購了36種學術期刊。其中包括5份美國期刊,如《美國健康行為雜志》、《煙草監管科學》和《商業生物技術雜志》,7份西班牙期刊,以及7份英國期刊、4份印度期刊和4份土耳其期刊。在7份西班牙期刊中包括《經濟學筆記》、《豐塞卡傳播學雜志》和《信息專業》等在相關領域頗具知名度的刊物。在被收購后,這些傳統上只發表西班牙語論文的刊物開始大量發表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沙特阿拉伯的論文。
“牛津劍橋出版社”官網截圖
“牛津劍橋出版社”收購的標準只有一個:曾被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收錄其中,這樣它就不能被視為完全的水刊,多少是有點干貨的,至少曾經有點,這樣就可以將其包裝宣傳為“國際知名刊物”,用來收高額版面費的時候更加理直氣壯。如曾經與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學有合作關系的雜志《體育心理學雜志》,被收購后版面費從312美元漲到了 6240美元,之前該刊物74%的作者來自西班牙,現在則幾乎被中國作者壟斷了。與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有合作關系的《豐塞卡傳播學雜志》之前不收取版面費,但現在向作者收取每篇 2600 美元左右的費用。
《體育心理學雜志》(Revista de psicología del deporte)
頁面上的最新文章
《豐塞卡傳播學雜志》(Fonsec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頁面上的最新文章
《信息專業》(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 )是西班牙文獻和圖書館領域的標桿,前任老板是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文獻計量學專家 Félix de Moya,他在2023年底將這份刊物以100萬歐元的價格出售給了OAText 的公司,這家公司也隸屬于“牛津劍橋出版社”,之后該刊物的版面費迅速翻倍,從1300美元漲到了2600美元。從那時起,在該刊物上發表了不到100篇論文,其中西班牙44篇、中國31篇、沙特阿拉伯6篇、馬來西亞4篇。
另一份期刊《經濟學筆記》 (Cuadernos de Economía )的主編曾是巴塞羅那大學名譽教授,前巴塞羅那證券交易所主席、經濟學家 Joan Hortalá ,在被賣給“牛津劍橋出版社”后,來自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作者占領了這里,每篇收費2600美元。
很顯然這是“不發表就出局”政策催生出的又一條捷徑:與論文工廠的量產學術垃圾相配套,這些給錢就能發的期刊承擔了下游的渠道功能,最終的成果就是幫客戶拿到一條可以寫入簡歷和申請書上的發表記錄以及DOI編號。雖然全球的大學和學術機構都將論文的相關指標當做主要評價因素,但是西班牙的學者的確有理由對這種文化感到更加絕望:該國能夠決定大學教授晉升和加薪的機構——國家質量和認證評估機構2017年曾出臺一項規定,正教授必須發表一百篇以上的研究論文才有資格成為大學的系主任,連該機構的負責人、地理學家皮拉爾·帕內克都認為這是“非常瘋狂的”,必然會“導致非常可疑的學術發表行為”。
9月27日,薩拉曼卡大學校長胡安·科爾查多出席新學年開學典禮。
圖源:USAL
(延伸閱讀:西班牙頂尖大學新任校長當選十天即遭調查))
但也僅僅只是可疑,因為“牛津劍橋出版社”是合法注冊的,在那所房子里甚至還有兩家出版商:H&N Publishers UK 和 PNG Publication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它們的套路幾乎如出一轍;它們購買期刊也是合法的,雖然這種快速變現的玩法會迅速榨干期刊的公信力,導致被踢出權威目錄:“牛津劍橋出版社”收購的36種期刊已經有11種被移出Web of Science ,Scopus 也剔除了8種,但是它們的動作是很緩慢的,動輒以年計算,而潛在的收購目標是不會缺乏的:Web of Science 目前收錄了約34000種期刊,Scopus 收錄了約28000種期刊。在被踢出之前,收來的版面費大概率能收回成本,那么這種生意就完全可以持續下去,因為它:
不 犯 法。
出版商,論文工廠,發論文的客戶的行為幾乎都不涉及違法行為,但這又是一場有利可圖的金錢游戲,那么,誰是冤大頭呢?
參考文獻:
1.https://english.elpais.com/science-tech/2025-01-31/a-shady-business-operated-out-of-a-british-mansion-is-buying-up-scientific-journals-to-earn-millions-by-publishing-mediocre-studies.html
2.https://zenodo.org/records/14766415
3.https://rpd-online.com/current/
4.https://revistas-fonseca.com/index.php/2172-9077/issue/view/5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