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能救人一命,可惜他悟得太晚
風波亭的水,千百年來一直在流,可它沖不走一個人的冤屈。
岳飛,南宋最能打的將軍,死得窩囊,死得冤枉。
戰場上,他讓金人聞風喪膽,可最后卻栽在自己人手里。
殺他的,不是敵軍的刀槍,而是圣旨上的幾個字。
更諷刺的是,早在他回京之前,就有人隱晦地提醒過他,只不過他沒聽懂,或者說,他不愿意相信。
為什么會這樣呢?
宋、金對峙的那些年,南宋朝廷的日子不算好過。
金人勢大,南宋偏安一隅,皇帝趙構最怕的不是敵軍,而是朝堂上的權臣和手握兵權的大將。
岳飛偏偏就是這么一個人,戰功赫赫,聲望極高,軍中百姓都敬他。
可是,功高蓋主,歷來不是好事。
岳飛從小就不是普通人。
河南湯陰的一個農家孩子,天生神力,聰慧異常。
母親張氏見他志向遠大,就在他背上刻了“精忠報國”四個字。
這四個字,成了他一生的信念,也是他一生的枷鎖。
他帶著岳家軍一路北伐,收復大片失地,把金人打得連連后退。
金兀術都忍不住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可就在他快要打到黃河邊上的時候,趙構給他連下十二道金牌,命令他立刻撤軍。
十二道金牌,幾乎是一刻不停地催促,意思再明顯不過——不準再打了,給朕回來。
岳飛看著金牌,心里是憤怒,是不甘,可他還是選擇了聽命。
他知道,自己要是不回去,就是抗旨,就是造反。
可他不知道,自己一旦回去,就再也沒有機會拿起手中的劍。
回京的路上,他路過金山寺,遇到了一個人——道月禪師。
禪師見到岳飛,神色凝重,送了一首詩給他:“風波亭下水滔滔,千萬堅心把舵牢。
只恐同行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濤旁。”
岳飛聽完皺了皺眉,沒太明白這話的意思。
他問禪師,禪師卻搖頭,說天機不可泄露。
岳飛沒放在心上。
可惜,他沒細想這首詩的深意。
岳飛一回到臨安,就被徹底架空了。
軍權被奪,岳家軍被拆散,手下的將領被調離各地。
他原本是萬人敬仰的鎮國大將軍,可現在,成了一個無兵無權的閑人。
趙構的態度很明顯,他不想再看到岳飛了。
可皇帝要殺一個功臣,怎么也得找個合適的理由,這時候,秦檜來了。
秦檜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趙構的心思,也知道岳飛的威脅。
于是,他給岳飛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說他謀反。
證據?不需要,皇帝一句話,就是最大的證據。
岳飛被關進了大牢,嚴刑拷問,可他始終不承認。
獄卒們折騰了他很久,最后秦檜也急了,直接說:“你到底招不招?”岳飛只回了三個字:“天日昭昭。”
他知道自己是無辜的,可是,這個無辜,沒人會在乎。
1142年正月,岳飛被帶到了風波亭。
行刑前,他終于想起了道月禪師的詩。
他這才明白,“風波亭下水滔滔”指的就是他即將到來的結局,而“同行人意歹”指的,正是趙構和秦檜。
可惜,他悟得太晚了。
他在獄中留下了最后的遺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可惜,這個愿望,他再也看不到實現的那一天了。
岳飛死后,趙構如釋重負,秦檜也穩坐高位。
金人滿意了,南宋朝廷安逸了,可天下百姓憤怒了。
岳飛的冤屈,百姓都知道,可沒人敢說。
直到后來,岳飛的冤案被平反,他的墓前立了四個鐵人跪像,那些曾經害死他的人,成了千古罪人。
風波亭的水還在流,可它洗不掉那段歷史。
岳飛死了,岳家軍散了,南宋的命運,也隨之走向衰敗。
有些人,死了還能讓后世銘記;有些人,活著卻被永遠唾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